顯示具有 金剛帶小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金剛帶小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金剛熊美語安親家教班

金剛熊真的要帶小孩了

婆婆本身從事安親教育工作十多年,自從有孩子之後,我們的目光更集中在教育上。當個在職者比較難實現自我的理想,我們對於教育有我們自己一套的想法,我們想要給孩子一個不一樣的環境,所以當婆婆提出想要自己創業時,我是非常支持的。金剛是我,熊是婆婆,所以我們取名為金剛熊。

接下去由熊媽媽接手,由她來為各位介紹金剛熊相關教學資料。Study for fun.

讀書心得 - 鯨魚哲學 Whale Done! 之訓練孩子上廁所

 鯨魚哲學 Whale Done!

如果妳的孩子是鯨魚

《鯨魚哲學 Whale Done!》是一本只有 137 頁的小故事書,2003年11月出版,Ken Blanchard、Thad Lacinak、Chuck Tompkins、Jim Ballard等人合著,把它從我的舊書堆中找出來,因為是之前《參與,才會有感情》提到,最近在訓練我的最小的女兒上廁所,面對一位只有一歲半的娃兒,突然讓我回想多年前讀過的《鯨魚哲學 Whale Done!》這本書。我很努力用"話"來溝通,但成果不張,原因顯而易見,她說什麼我都聽不太懂,那我說什麼她怎麼可能聽得懂!用打的嗎?用罵的嗎?如果你的孩子是條重達一萬一千噸鯨魚,你會怎麼對待他?

金剛帶小孩 - 參與,才會有感情

我很 enjoy 在家庭生活中,我與婆婆每天都有一些單獨相處時間,我與孩子們也一樣,每天都有一些只有我與孩子單獨相處的時間。雖然只是短短數小時,雖心有不甘,但我學習放下。

為什麼心有不甘?

婆婆因工作關係,上下班時間與一般人不一樣,所以晚上下班後,我是全職保母,剛開始真是有點不習慣。以前,回家帶小花散步後,就是回到電腦前面,但現在,除非有重要的事,不然晚上很少能打開電腦。剛開始時,每次都是一邊照顧她們,一邊心想,等一下等她們睡著後,我要做什麼什麼事。後來發現,這樣的不專心,照顧的效果非常差。

沒有心,和我們寫的程式《有魂無體(參考 topcat 文章)》一樣糟糕。後來想想,能與孩子好好的相處,不是自己一直想做的事嗎!真的給你機會,又心不在焉的一直想回到電腦的身邊。我慢慢學習,下了班,就把公司、電腦、技術…放在公司就好

最近,很少有空能寫寫我與她們的事,原因很簡單,搞定她們,我也累了。當我選擇下班後,把全心都給她們後,我發現,我們與她們的感情每天都在加深加厚。這讓我們想通了一件很簡單的道理,只要是「情」字,親情、感情、愛情、友情…你都必須用心參與才會產生連結(Connection),進而產生越來越深的關係。

金剛帶小孩 - 放手,讓她長大吧

正式為各位介紹家中的兩位寶貝,第一位Happy;第二位Love。中文姓名呢?每個聽過她們兩名子的人都會說:好特別的名子,而且好好記。第二句一定會接著問:給人家算的嗎?這時他們的爸爸就要深吸一口氣,然後用半微笑的臉說:「我自己取得!」。

名子的問題,我在《命運?運命?》就已經討論過了。她們的名子,每個人都我用了半年的時間去找、去看、去想。

我的孩子已經長大到非常獨立的程度,所謂的獨立是他們在一些日常生活事情上的自理能力非常的強,人家都會問我們說,怎麼辦到的,一是要求《見:要求,也是教育其中的一環》,二是放手

金剛帶小孩 - 還好我有二個女兒

Where are you?
圖一:Where are you?

我們家的兩個寶貝長的很像,每次帶出門看到的人都會問:是雙胞胎嗎?或是帶其中一個出門,看到的人都會說:弟弟好可愛,眼睛好大。明明我們全身穿粉紅色的衣服,還弟弟。因為這樣的問題,我們被問到麻痺了,我和婆婆已經都懶的回答。

寶貝長大一些後,最常見的問題第一名換成:「要不要再生一個呀?」開什麼玩笑,當生小孩是遊戲嗎?我非常滿足老天給我二位女兒,我完完全全沒有任何想生兒子的想法,有的話是婆婆比較想,婆婆有時還會問我說,會不會後悔沒生到兒子?說真話,完全不會。

孩子就是孩子,在我眼中沒有男孩女孩之分,生小孩不是拿來分男女,生小孩不是"爽"過之後的結果,而是想要一個家,想要一個充滿笑聲的家,想要教育她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老二還小時,其實看不出生一個與生二個的差別,當老二現在已經開始學講話,開始和姊姊一起進行一些活動時,我才了解"二"這個數字是多重要。

金剛帶小孩 - 是誰殺了孩子的想像力?

當了爸爸後,會很注意孩子的變化,這些變化有好有壞,有些可避免,有些無法避免。

有孩子的家裡,通常玩具一堆,大玩具、小玩具、滿地整床的玩具,不過在我們家我買的玩具不多,通常是玩到壞了,玩到支離破碎。大寶貝,媽媽教的好,玩具通常是老二玩壞比較多,原因也簡單,因為她才一歲多,正是破壞力超強的年紀,給她破壞王的稱呼絕不過分。

最近,買了一個電話玩具,之前的電話玩具玩壞了,每次看著大寶、二寶拿著電話在對空氣聊天,我都覺的好可愛,現在的玩具都聲光效果很好,按1會說One,按2會說Two,按有馬圖案按鍵會有馬叫聲然後說horse,不然就是Do,Ri,Me,唱歌根本小事。

讀書心得 - The Essential 55 (優秀是教出來的)

這些規則並只是要讓孩子循規蹈矩,更重要的,是要他們為離開教室後的人生做好準備。《序,P13》 

華道爾老師:「你知道,克拉克老師,你將會做得很好。只要你能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你就成功了。《序,P.18》 

我的求學路,就老師部分而言,我感到幸運的,一路良師益友很多,雖然有不讀書的童年,不過那是自己的選擇。不過,這些好老師雖然對我的「成績」沒有很大的幫助,但我覺得就「品性」而言,他們的好對我的品性的影響 > 成績的影響。 

萬富國小的陳秋妃老師,三星國中的夏雲鶴老師,頭城家商的王遠樵老師,大華技術學院的馮延春老師、陳育良老師、戴崑崧老師、莊清華主任…(大華幫助我的好老師一堆),這些人這些事,當學生的我只能以簡單記著你們的名子來回報。 

像陳秋妃老師,已經在萬富國小服務快超過二十年了,我是她第一屆的學生,她就像 Ron Clark 一樣,在學生身上的付出無法想像,連找個伴的時間都沒有。

不過,婆婆就那麼好運了。國中碰一位「虎姑婆」的老師。 

回到「影響一個孩子」這件事上。在上高中、大學之後,也碰過不少老師的心態是「只要影響一個孩子」,更有老師在課堂上直接說出來,說著:「只要課堂有一個人認真聽課就夠了。」

去改變班上每個孩子的一生。《序,P18》 

這本書《優秀是教出來的》的「序」,讓我回想起這些事。不一樣的心胸,不一樣的行動,不一樣的結果。 


  1. 遇到大人,要主動稱呼。大人問你話,你一定要清楚回答:「是/不是/好/不好/有/沒有」,或說「我不知道」。
  2. 看著另人的眼睛。… 
  3. *1…有出色的表現,大家都應該鼓掌恭喜他。… 
  4. …要尊重另的學生的看法和意見… 
  5. 贏…不可以炫耀。輸…不要生氣。… 
  6. 如果有人問你一個問題,你應該也回答他一個問題。…讓另人知道,你就跟他關心你一樣地關心他,這是基本的禮貌。 
  7. … 
  8. 不要…表示輕蔑。 
  9. 每次我送你什麼獎品,你一定要說謝謝。… 
  10. …絕對不要嫌棄禮物… 
  11. 隨時為別人做…貼心服務…(這條的內容太感人,哭+ing) 
  12. … 
  13. … 
  14. …所有問答題,都應該以完整的句子回答。… 
  15. …如果你開口主動要獎品,我就不會給。… 
  16. … 
  17. 做什麼事都要盡可能有條不紊。 
  18. … 
  19. … 
  20. … 
  21. 要遵守…禮儀。… 
  22. … 
  23. *2快速記住學校其他老師的姓名,並這樣打招呼… 
  24. … 
  25. … 
  26. …不要幫要好的同學佔位子。如果有同學想要坐下,就讓他坐。不要排拒任何人。…都是一家人… 
  27. …在責罰某名學生時,都不可以盯著那個學生看。… 
  28. … 
  29. 用餐…禮儀一定要遵守… 
  30. 用餐完畢要自行清理。… 
  31. …受到的服務,你要懂得惜福感恩。 
  32. … 
  33. … 
  34. …忌貪嘴… 
  35. …如果有人掉了東西,請幫忙撿起來,並物歸原主。… 
  36. …扶著門在旁,禮讓另一個人先行,你自己再進去。… 
  37. …即使不是你的錯,也要說:「對不起。」 
  38. … 
  39. …讚美一下我們正在參觀的地方。… 
  40. … 
  41. …接聽電話時,一定要應答得體。 
  42. …在有人撥出時間精力為你付出時,你要適當地表示感恩。 
  43. … 
  44. …絕對不要插隊。… 
  45. … 
  46. 不要帶零嘴「多力多滋」… 
  47. … 
  48. 捍衛你的信念。… 
  49. 要積極地去享受人生。…看事情要看清大小輕重,要專注生命中美好的那一面。 
  50. 生活要抱著「另讓將來有遺憾」的態度。… 
  51. 你是會犯錯的,請接受這個事實。你要從錯誤中學習,並繼續前進。 
  52. …一定要誠實。… 
  53. 把握今天。… 
  54. 在你的能力範圍內,做一個最棒、最棒的人。 


大小與小孩之間的互動四要點:

  1. 孩子需要有所適從,也喜歡有所適從。 
  2. 如果孩子喜歡你的人,就會努力配合你。 
  3. 孩子喜歡知道你對他們的期望。 
  4. 孩子喜歡知道有人在關心他們。 


心得一:為孩子良好的行為而「瘋狂歡呼」

鼓掌恭喜,這在我這個小家庭中是很常見的。而且我和婆婆常會為了孩子有良好的行為而「瘋狂歡呼」。我們愛,孩子也愛。 

心得二:記得名子的威力

我要在這裡介紹一位令人尊敬教官,他是我就讀頭商家商時的林河陳教官。這位教官令人無法忘記他的所作所為。

 記得,那是頭城家商開學第一天,而你看我的 Blog 的抬頭,那個 King Kong 稱號也是在這個學校得到。那時最紅的漫畫是正「灌藍高手」,而我強壯的四肢和赤木一樣臉孔,尤其我們都熱愛打藍球。那時,我可以下課打藍球,一個月穿壞一雙1000~2000元的皮鞋。因為那時學校規定,有體育課那天可以帶體育服和球鞋,其他時間我們都必須穿學校規定的服裝和皮鞋。管他什麼鞋,上藍、火鍋、抄球…照打不誤。得到 King Kong 我可是非常高興。甚至在畢業多業後,還聽到有人叫我 King Kong,那種感覺就像是回到高職,令人懷念。 

這位林河陳教官在開學第一天做了一件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事。他站在門口和每位進校的同學點頭微笑。 我們是火車隊是全校最後一批進校的學生,坐火車到頭城頂埔站,然後走幾公里的路進學校,女前男後非常長的一隊人馬,你每天都能看到教官坐腳踏車在後面,叫男生用跑的”追”上隊伍,如果火車誤點,大概是全校唯一會用”跑”的進校的隊伍。我的體能在高職到達高峰,應該和火車隊有很大的關係。 

我的四肢和長相,我前面介紹過了,第一天上學、第一次跟隊…上學的心情是高興的,就在要踏進校門口時,這時林河陳教官突然開口說:「Bruce(我的全名)過來。」第一次我還沒意會,他又叫了一次「Bruce過來。」並向我揮揮手,要我過去。 我心想,我才第一天上課,為什麼教官會知道我的全名?他又叫我另一位我的同班同學「吳xx」過來。

我的嘴巴都快要掉下來了,在開學第一天,他能非常準確叫出每位新生的「全名」。 他叫我們兩位過去,和我笑一笑,然後說,不要緊張,有件事要交代你們兩位,明天希望你們兩位上學時能把鬍鬚刮好。我們是高一生,以我們年紀而言,我們兩位的鬍鬚算比較旺盛些,不過這時的鬍鬚是不會長長。 人生第一次的刮鬍鬚,就是高中上課第二天。

三年的時間證明,這位林河陳教官是一位令學生又愛又恨的人。他賞罰分明,你做錯事,他能讓你被記過且心肝情願。他會為你著想,他會給你機會,讓你能功過相抵。除非你真的是來學校做”惡”的,不然我那些喜歡騎機車、愛抽煙的伙伴們,每個還不是都接近三大過畢業。

全校每年有多少新生?林河陳教官是我看過最用心的教官。 

心得三:先鐵的紀律,後愛的教育


我雖然不是老師,但我以父親的角度來看本書,也是相同的位置。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我也是我孩子的老師。 

「愛的教育,鐵的紀律。」我信相這句話每個人都會說。但看剛這本The Essential 55後,我覺得要修改一下前後順序為「鐵的紀律,愛的教育」。 從書中最常看到「規定」這個單字,但規定了以後,總是能見到「執行力」的貫徹,Ron Clark教育學生: 

禮貌、自重、自愛…(規矩) --> 好習慣 (執行力) 

重點在於變成「習慣」,好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有很大的執行力。 

就目前我自己教育孩子和與其他父母親聊天所得到的經驗,「要求別人前,先要求自己。」這件事最難。希望孩子每天能早點上床睡覺,但如果我接下來問:「你/妳自己都幾點上床睡覺?」大人就是一堆借口,連看電視、上網、打遊戲都列為正當理由! 

這其中有一件很好玩的事,因為我們全心全意在孩子身上,總是會想要有一些些自己的時間,所以午休時間,就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時段。不管午休或晚上睡覺,我們一定會和孩子一起上床,如果你不小心也睡著了,那是上天的指意,或是你的身體真的需要休息。而我也養成午睡小睡一下的習慣,大約半小時,小孩大約是二~三小時,所以我最多能有約二個半小時的時間,做一些自己的事。

有時是正事,有時是看看電視、上上網、打掃家裡…放鬆心情的事。 我自己而言,最常做的還是看書,所以孩子醒來第一件事是自己走到書房來找我。有一次午休,起來後,我故意坐在客廳看書,結果大寶貝差一點因為找不到我而哭出來,因為我沒有在書房看書。明明我就在離她不到二~三尺的客廳,而且就看她直直從我眼前走過去,她也沒發現我就坐在那裡,她昏昏且很直覺走過去書房。 

我或許有個不讀書的快樂童年,現在我以身做則。我們大寶貝最喜歡的一句話是:「爸比 or 媽咪,你們現在有空了嗎?可以陪我看書嗎?」每當這個時候,只要不是在做正事,我們都會放下手邊的工作,然後陪她看書。 

從這本The Essential 55 (優秀是教出來的),我也發現一件事,有另一本書叫《最後的演講》,這些人都有些共同特質,他們都喜歡「為別人」,例如,Ron Clark在書中最後結語標題:「我總是想為別人製造一些特別時刻」,回頭看看我自己的《最後的演講》讀書心得,就像星座、血型的分類一樣,他們根本就是同一種人,只是在不同領域發光發熱。

育嬰假- (4) 一個完整的家

太太的責任

愛心、慈心、悲心是女性的優點,如何引導先生做好事、走好路,是做太太的責任。《靜思語 第二集 36頁》
首先,要感謝我太太,成為情人、成為夫妻、成為人妻,一路上就像證嚴法師的話。為了「家」她可以做一切的事,包括跑去擺地攤。她的偉大,我無法形容,我對她,已經不知道什麼是愛?因為愛只是一個字。 

她為了二個寶貝為了這個家,請了一年的育嬰假,這一年有許多讓我改觀的事。

什麼是家?

從來沒想過,反正就是結婚,住在一起,就叫家吧。是嗎?
買個房子,買個傢俱,早上出門上班,晚上回來,然後睡在同一張床上,就叫家吧。是嗎?

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什麼是家?」還好有這一年的育嬰假,讓我知道什麼是家。

結婚前,我們已經是兩個「上班族」,結婚後,更是兩個「上班族」,有了兩個寶貝後,想那麼多,賺錢要緊,管他什麼族。單身前(沒生小孩),時間自己的,錢自己的,什麼都是自己的。但打怪升級後,時間~寶貝們的,錢~寶貝們的,什麼都是寶貝的。

育嬰假之前,兩人上班,從來沒有感到什麼不對勁。育嬰假之後,我才我知道,家裡有一個人的差異有多大。上班,反正就是出門,送小孩去保母那裡,然後我看一天的Monitor,打一天的Keyboard,婆婆整一天的小朋友。然後下班,接寶貝回家,玩一下,然後送她們上床,週而復始。

育嬰假讓我們的生活有了意義。

早上有熱熱的早餐可以吃,中午有滿滿愛心的便當可以吃,晚上有滿滿一桌菜湯,讓你每天吃到快吐,還是一直吃。

早上有大寶與二寶的十八相送,又是抱又是親,晚上回來,又是大寶與二寶的大聲尖叫,然後衝過要你抱抱。尤其是二寶,連放個包包,脫個鞋的時間都沒有,不然就放聲大哭。

每天,我都準時下班,不準時下班,我會死,我太想她們,我太想家。

上班,帶小花散聊天的話題都是公事、八掛…,聽久了,都智障了。育嬰假,每天聊天的都二位寶貝每天的成長,今天大寶做了什麼天兵的事,說了什麼天兵的話;二寶怎麼跟阿花玩,玩一玩拔阿花的毛…,真的,很多時候我都笑到嘴都酸了,還在笑。

最美好的時光

終於知道,為什麼早期的社會要男主外、女主內。以前總覺得雙薪沒什麼不好,現在很後悔,沒有得到那個能力,可以讓婆婆當一個人全職媽媽。在育嬰假結束之前一~二個月,婆婆心情低落,原因只是簡單的不能再陪小孩,而且時間越近,心情趣糟。小孩也沒陪好,家也沒顧好。那段時間,看在我眼,痛在我心。

第一個大寶貝時,一開始就給保母帶。第二個寶貝時,婆婆決定自己帶時,剛開始還有點擔心,能不能當個好媽媽,後來發現,想太多,帶孩子太好玩了。也因為大寶貝一開始就是白天給保母帶,晚上我們帶回家,其實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就要送大寶貝上床睡覺了,對她的一切,都只能來自那每天晚上接送的幾分鐘,忙時,也是只能透過那連絡本上短短幾句話來了解。

其實,那時候對於這樣,我們已經很滿足了。

我們的育嬰假是,妹妹0 ~ 1歲,姐姐是1.5 ~ 2.5歲,這一年來,我們完完整整的陪伴、相處、了解孩子,原來我們失去的不是錢。有了育嬰假後,我們才知道,我們真的是好可憐 ( 哭ing... ),我們把寶貝們最美好的時光送給別人,然後還要拿錢給人家。

育嬰飯菜

現在,那接送的幾分鐘,連絡本的的幾句話,已經無法滿足我們,我恨,我恨我自己。我感謝,感謝我們的父母親,我與婆婆都是在宜蘭這好山好水的地方長大,我們都是在大家族裡成長,與現在的小家庭是個很大的對比。

社會一直改變,生的少就算了,生了還要給別人帶別人養。我們的孩子也不太可能了解在大家庭長大的感覺是什麼。長大後,看到這些兔仔子,說她們沒規矩嗎?自己想想,時代不同了。以前,我家裡用餐是要等我爺爺從田裡忙回來,洗完澡,上桌吃飯,我們才能上桌一起用餐,而奶奶和媽媽是等到爺爺吃飽後,才會過來一起吃。很傳統吧!

是的,這一年的育嬰假,我們就是這樣過。為什麼我一定要準時下班,因為家裡有四口子在等我「開飯」。很多事,一定要長大且經歷過,你才會知道為什麼。小時候也不清楚,為什麼家裡的大人,天還沒亮就出門去工作,為什麼晚上還要等他們回來才能吃飯。不清楚,反正已經習慣了。

這一年,回到家除了寶貝們的迎接,另一件最高興的事就是,媽咪總是算好時間,然後對剛到家的我說:「飯菜都已經好了,馬上就能開動。」然後,從廚房送出一道道冒著白煙的飯菜。完了,我中毒了,少油少鹽少味素。你現在要我出去吃任何一家的飯物,對不起,通通不及格。

時間三小時與六小時的差別

我們回家,都能和父母親,或是爺爺奶奶聊著以前的種種。現在想想,我的孩子以後會跟我聊著什麼話題?他在保母或托育中心的種種嗎?我現在還是不時會與婆婆討論著「如果我們留在宜蘭…」、「如果我們回宜蘭…」這種話題。

這每每都讓我回想一篇網路留傳的故事:「薪水三萬與六萬的差別」。

我的要求不多,能有多一點時間可以陪著孩子,希望未來我能寫一篇「時間三小時與六小時的差別」,然後在網路上流傳。

這一年的來點點滴滴真的很棒,必定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年。

I love your, wife , daughters, flower ( my dog ).

我只能盡最大能力,做好老公、父親這兩個角色來回報你們給我的幸福快樂!

如果你經營過ixxx事業,找到無人的地方,給我3分鐘,你會懂的。

參考:

[限制級] -- 性教育很重要

以下內容會有情色字眼,如不喜歡,請不要往下看。

前陣子,受朋友之託(女生),幫朋友的小孩上國中家教。我上數學,其他由婆婆負責。我常常要找空擋或利用假日寶貝們午休時間,我才有空自己先複習。以前不讀書,現在讓你讀個夠。@_@

我朋友早結婚(也早離婚),二位女兒,大女兒國中二年級,小女兒國小六年級。因為朋友忙於生意,所以照顧小孩這一塊就比較疏忽,她知道我們很會照顧小孩,其實是希望我們能帶她的小孩,走向正途。言外之意,就是有點走歪。不過還好,我們幫忙的這段時間裡,發現問題不大,其實就是沒有人陪伴照顧開導。反正,她的小孩很clever,成績不用說,用飛的、用衝的。(言外之意,本來飛很低)

有一天,婆婆上完家教回來,馬上就跟我說,現在的小孩怎麼那麼「恐怖」!
我說:「怎麼了」?
我以為是朋友的女兒出了什麼Trouble。
「朋友的大女兒,被男同學摸胸部。」婆婆說。
「而且一次是二個人。」婆婆說。
我說:「怎麼會這樣,老師怎麼處理?」
「老師有是男同學的家屬來。」婆婆說。
「不過,只是道歉。」婆婆說。
「妳朋友並不知道,她女兒不想跟她說。」婆婆說。

…(中間省略)

「Bruce,你知道嗎,她大女兒說,他們那些男生,上課都不上課,都把A片下載到手機裡,然後在上課邊看邊自衛打手槍。」婆婆說。
吞了口口水,然後我說:「我嚇到了。」
「然後她妹又接著說,她們國小的男生也會亂摸。如果是那種比較安靜的女生,只有被摸被欺負的份。」婆婆說。

…(省略)

事件是被摸,聊天是這些男生的行為。

科技本身無好壞,使用者會決定。記得我們的年代,電視、電影連有個Kiss畫面,就算是限制級,還有規定秒數。現在,任何資訊只要放到網路上,都會以飛快的速度散佈出去。管你限不限制,管你滿不滿18歲,反正Mouse Click什麼都看得到,什麼都抓得到。

性,是所有生物都必備的一種需求。記得,有看過這樣一句話:「人類是極少數可以不是為延續後代而有性行為的物種。」

在現代,性開放已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我們更要做好孩子們的性教育,我們無知就算了,我們那個年級沒有什麼性知識,但現在時空不同了,不正確的性只會壞了孩子們的一生。

最近剛好在看一本「父母都是教育家」,這本書的內容我覺得適合每一個成年人看,而不只有父母親們。在Part 13一整篇都在討論與孩子的性教育問題。我很少看到有書願意討論教導人們關於性教育知識。

童言童語--這本有單字嗎?

故事

今天婆婆在陪大寶貝閱讀時,突然大寶貝拿著書問婆婆說:「媽咪,這本有單字嗎?」然後婆婆說:「沒有。」大寶貝就狂歡式的狂叫狂躍,說Ya~Ya~Ya!

解說

曾經介紹過一套幼福編號2034系列的書,這系列的書英文內容不深,很適合朗讀給小朋友聽,但小朋友因為聽不懂、無聊,所以每次只要讀到英文的部份,大寶貝就會說:「下一本!」雖然我們不喜歡用「強迫」來減低她對書或學習的興趣,但每次都「下一本」也不是辦法?

所以我們和她溝通,並不是每一本都要讀英文部份,但也是要有2到3成必須聽我們念英文故事和讀單字。我們會選幾本最近少讀的讀本來朗讀。

育嬰假- (3)1111人力銀行之邀請



From: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319965.shtml

人生總有第一次,全家人的TV留影記錄。

感謝1111人力銀行的邀請,還有記者大哥看得起,讓在旁邊的奶爸我也有上電視秒數。^_^

我想關於育嬰假的一些想法,我在找個時間整理出來。

育嬰假 - (2)孩子的快樂天堂

快樂天堂MV


感動不留下記錄,明早起來又忘的一清二楚。

婆婆的育嬰假已經快結束了,這幾個月來,她常常擔心要回去上班的問題,人家請育嬰假心裡想的是快點回去上班,婆婆想的是要如何才能不回去上班,因為我的孩子實在太可愛,一個傻傻天兵型,一個牙牙學語超可愛。婆婆有想過,想要找孩子來帶,因為她本身也有保母證照,但礙於現在還是育嬰假期間,無法加入保母系統。

這一年以來的育嬰假,除了讓我擁有一個非常美好的回憶外。另一件讓我高興的事是,還好我是宜蘭人,我們在三星還有個家。我在「你的家鄉有多美」介紹過我的家鄉三星,而這一年的育嬰假,每個月婆婆與二位寶貝,都會有一周的時間回去宜蘭三星住,讓阿嬤教順@_@。

我喜歡三星的生活,我女兒也非常喜歡,早上起床,看到的不是白牆、不是TV,而是一片青山,院子、馬路…你想怎麼跑就怎麼跑,而不是一整天被關在房子裡。每次她們一回去三星,晚上下班回到家,和婆婆通電話時,就可以聽到我那天兵一號又胡搞些什麼,可愛二號又進度了那些。我可以連笑近一個小時,聽她們今天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其實已經笑到臉都僵了,還是捨不得掛電話。我喜歡她每天玩的髒髒的,這樣才有鄉下的味道。

在生老大和老二時,其實新竹市有生育補助,但我二個女兒的戶藉,我個人非常堅持放在宜蘭,我要她們當個宜蘭人,雖然她們會在新竹長大,但我要她們知道,三星是妳們的家鄉,是一個快樂天堂。她們每次回三星都玩到瘋了,我媽還問婆婆說,這樣會不會給小孩玩太瘋?而婆婆也回答的好:「這樣她們才會有童年!

新竹是收,宜蘭是放。我喜歡讓她們的生活有收有放。也還好有這樣的生活,我相信她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什麼是思念。最近一次,他們回去宜蘭後的星期一,晚上已經十一點多,我已經手機關機就寢,但家中的網路電腦響起,接起電話,電話那頭婆婆說:「妳女兒說想爸比,而且想到哭出來!」透過電話我跟大寶貝「秀秀」一會兒,她才乖乖去睡。

如果沒有育嬰假,我們根本就不可能有這樣的生活,對她們而言,每個月有一周的快樂假期,對我而言,結了婚生了孩子還能有這短短一周一個人的生活,是非常不錯,每每都能加深我對家的感情,很標準的小別勝新婚。

雖然因為生活,我無法讓妳們在宜蘭三星從小玩到大,讓妳們成為鄉下野孩子,但每當聽到妳們在三星玩的多快樂時,我心裡想的都是,還好我在三星有個家。

最後,感謝我媽,辛苦妳了,希望孫子的笑聲能替代我的對不起,長年在外,我沒能照顧到妳什麼日子,這一年婆婆的育嬰假,能比較有時間回去陪你,算是幫我贖點罪。

I love you, 母親節快樂。

自己的孩子自己教

From Books

我借用這本書的書名來當標題,本來我下的標頭是「請擁有孩子的教育權」,但想來想去,實在想不出比這個標題更好的,所以借用一下。

其實我非常佩服這位徐權鼎爸爸,如果說家中有一位資優生是Luck,那一次擁有二位資優生那絕對不是一個Luck那麼簡單,徐權鼎爸爸與徐媽媽將他們兩位生命的力量全部注入這兩位寶貝。

台灣有人稱「變型蟲」,而台灣的教育環境雖然有許多批評,但也不要看壞不看好,這位徐權鼎爸爸就是變型蟲教育裡一位很了不起的教育家,他讓孩子樂在學習,而且把學習當成生活的一部份。

如果你看過另一位教育作者陳之華的書,你會發現兩者所談一個在南極、一個在北極,徐權鼎爸爸所談是在台灣受教者的生存之道,陳之華所講是一個理想、一個夢想、一個未來之路。誰不想兩者皆有,但魚與熊掌…你知道台灣教育還是一條未建好的高速公路,未通車前,我們只能看看書,做做夢,希望等到我們孩子長大後,能有一個現實與夢想能一起存在之地。

這兩位的想法不斷在我心中,產生兩面對立,但其中不變的重點是「家庭」,沒有一個好的家庭,談什麼教育,談什麼資優不資優,談什麼教學環境,談什麼教學理念…什麼都不用談。

這個家庭與貧富無關,但與負不負責有關,用更專業的說法是當責(QBQ)。

生了孩子後,可以說注意力全放在孩子,不管是自己的、家人的、朋友的,我都非常注意,注意每個細節,別人如何教育孩子,別人有何厲害之處,別人有何可改進之處,好的我們學起來,壞的我們一定不會犯,我希望有機會變成為徐權鼎爸爸與陳之華的變型蟲,吸收日月精華,讓我們的孩子可以有良好的德、知、體、群、美,又可以像在芬蘭受教一般。

但我看到一些狀況,使得將算父母有心想要教育孩子,但也會搞得灰頭土面、無計可施的地步。孩子小,定性很重要,大了就很難改了。就是因為孩子還小,所以沒有定性,所以更要好好教導,但很多與長輩同住讓長輩帶孩子,就我看到的,通常沒有什麼好結果。

長輩疼孫子、曾孫是一定的,不管是婆婆家裡或我們家裡,家族聊天時,不免會聊到小時候如何皮,如何被修理,然後話風一轉,就會轉到現在這些長輩現在如何疼這些孫子、曾孫,而這些猴仔是如何爬到這些長輩頭上,我們就會與長輩半開玩笑的說:要是以前我們這樣,早就被打死了。

重點來了,不管是與長輩同住或是讓長輩帶孩子,通常再有智慧的長輩也敵不過疼惜之情。舉例來說,今天你與長輩同住,小孩子做錯事了,當你要管教孩子時,這時說那時快,這位長輩就是會在這個時候出現,然後說:怎麼了?然後就會擋在你的面前,然後說好啦、好啦…,把你往外推,第一次你無法管教孩子,第二次你無法管教孩子,第三次…不要想了,你已經無法管教孩子

我們常說「機會教育」最難得也最重要,但在這種有長輩在的環境裡,常常會碰壁,所以我非常認真的建議各位,一定要好好的與長輩溝通,讓長輩知道,孩子犯錯必須要教導,而不是每次都是找長輩來保護他犯的過錯,你必須把孩子的教育權掌握在手裡。

當有智慧的父母親,很不容易,當有智慧的長輩,更是困難。當我爸爸提出要幫我帶小朋友時,我的臉是笑的,但我的心裡想:「我才不要,我自己的孩子,我要自己教。」而且這種責任,為什麼是長輩來擔?


如果讓長輩帶的孩子,我覺得,那很不負責任。

我所謂「讓長輩帶孩子」是指7 * 24 hour或5*24 hour。現代社會因為種種因素,所以只有少數是非雙薪家庭,在雙薪家庭中,孩子還小時,必須交給保母,或是交給祖父母,或像新聞報導的曾祖父母。由保母帶比較好一些,因為這些保母通常經驗老,帶孩子也比較有一套,不太可能讓孩子爬到頭上,由祖父母帶就…很慘。

父母親白天上班,由保母或祖父母幫幫忙帶,這無可厚非,但有些父母親就是可以為了種種理由,或是簡單只為了「省錢」,由祖父母代替父母,只有假日去接回小孩,去渡個二天一夜的假期,也因為見面的時間少,所以又是疼愛有加,這種情況長大的小孩,就我看到的,脾氣通常都不太好,非常有那種「土皇帝」的感覺,而這種孩子,通常你想管教時,通常都讓你非常頭痛。

我不只聽過一個祖父母這樣說:老了做什麼?帶孫子。我自己可不想過這樣的生活,年輕時為家為子,但老了還要帶孫養孫

我們自己帶孩子都已經用盡精力,何況是我們的祖父母?我都不知道這會不會讓他們短命?我們的爸媽已經幸苦夠久了,現在的我們已經很幸福了,就因為幸福慣了,所以就不願意受帶孩子的苦,我們的爸媽能忍受,所以我們就把帶孩子的責任交給他們。

沒錢,絕對不是理由。我大哥說過一句話:「用好、用壞,吃好、吃壞麥而已。」(台語)

我是相信現世報的人,你現在這樣對你的孩子,將來他們也會一樣回報你。

請好好當你孩子的「一家之長」。

孩子哭了,代表需要的是溝通

沒有一個小孩不是哭著長大的,但哭必須使用在正確的地方,哭的用處必須讓孩子知道。

哭是教「溝通」最好的時候

孩子哭鬧誰沒有,
發發脾氣誰沒有;
打滾說要誰沒有,
死去活來誰沒有。

孩子哭了代表他需要的是溝通,看最多也最不應該是「發脾氣,Angry」,好像他是老大,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他,號淘大哭管他三七二十一,反正哭就對了,吃飯不吃,只想玩飯,不給玩,哭,看電視時喜歡拿遙空器亂按,不給玩,哭,自己走路不小心,跌倒,還是哭,只要她不爽的事,就是哭。

以上這種情況,尤其是由爺爺、奶奶帶長大的孩子身上。為什麼會這樣?很簡單,因為哭能解決她一切事情。

我這樣問好了,如果小朋友做錯事又哭,你能讓他哭多少?我的回答是以hour為單位,你呢?老人家通常不過超過分鐘為單位,所以一次又一次,讓他學到哭就可以解決問題,鬧就可以解決事情。

像我們會等到她哭到很無趣時,她還是會過來找你,這時就是溝通的時間,像我們會跟她說:你做錯事,哭是不有人理你的,你做錯了什麼事…」。

幾次之後,當她想哭想時,我們就會說:哭又不會有理你,用講的,你想做什麼?可以我們就說可以,不行我們就說不行。

孩子在急的時候,通常會說不清,我們會請她慢下來,說清楚,慢慢養成孩子與你溝通的習慣,不會說也會用手比著說「這個、那個」,久了,看了也知道她要做什麼。

不去撞到,他永遠學不會低頭

太多小心只會讓孩子學會軟弱,舉個我常見的例子:我常帶孩子去公園玩遊樂設施,尤其假日,大公園人多,一堆小孩子,孩子與孩子就是有辦法玩成一團,就算不是,人多氣氛也High多了,在這種人多的兒童樂園裡,你很容易聽到這種聲音:

  • 小心哦;
  • 不要撞到頭哦;
  • 走慢一點;
  • 會不會熱;
  • 要不要喝口水;
  • 抓好哦;
  • 不要這樣跑;
而且很容易聽到同一個人同一句話的聲音,一直不斷重覆出現。

不去撞到,他永遠學不會低頭

現在小朋友的皮好像是貼了黃金一樣,小小撞到了、跌倒了,我不誇張,我看到父母或爺爺奶奶都是用"衝"的,然後就是一陣「ㄒㄧㄡ、ㄒㄧㄡ」,有沒有怎麼樣,痛不痛,而且一臉緊張要命的表情。(婆婆以前也是這樣)

不是說不要去裡他,有一半以上的情況,用眼睛就知道沒什麼事,像我,我會慢慢走過去,請大寶貝自己站起來,用平靜且關心的口氣問:會很痛嗎?點頭或說會的話,我們問:會不要「ㄒㄧㄡ、ㄒㄧㄡ」,她說好的話,我們會摸一摸、揉一揉,然後說:好了,去玩吧!她就會繼續衝去玩。

蹲下是為了跳更高,我相信這道理每個人都知道。那跌倒是為了走的更穩,爬的更高,不去撞到,他永遠學不會要低頭。 

很多人看我教小孩都很害怕,因為我習慣讓孩子適度接觸「危險,dangerous」,你不去讓孩子接觸小小小的危險,那他怎麼知道什麼是可以、什麼是不行?重點是我們要在旁邊準備好,讓他們不受到很大的傷害,小撞、小跌看看就好,連「呀」的一聲都不要有最好。

在需要我們時出現就好,其他時候當個隱形人。

哭是教「勇敢」最好的時機

孩子哭了,父母親沒有不擔心的。孩子受傷了,當然會哭。但我覺得這是教他「勇敢」最好的時機,從小跌、小撞開始,小跌、小撞哭了,我會不理她,請她自己站起來,在旁邊跟她加油說:「妳好棒」、「妳好厲害」,讓她知道自己站起來是一件會讓我們很高興的事,慢慢的她就知道小痛是不用哭。我們一樣會過去看看她,問她有沒有事,痛她就會說痛,然後我們揉一揉,她又跑去玩了,不哭不鬧。

豆芽的故事

引用自網路
豆芽在發芽的時候,上面會放一個板子,豆芽碰到板子,為了努力長大,只能對抗板子的壓力,奮力往上長。一張適當的板子,可以讓豆芽長的更高更壯。

這故事還有續集

這個種豆芽的主人,在剛學到種豆芽技術時,一直很懷疑,真的放一個板子可讓豆芽長的大又壯嗎?所以一開始他會很關心,不時的去翻開豆芽的桶子,結果豆芽還是長不大,後來他用兩桶豆芽一起做實驗,一個桶完全不理它,一個一樣不時去翻開它,沒幾天,完全不理它這桶的豆芽完全把板子撐高, 結果讓這主人大叫一驚。

孩子也是一樣,給太多幫助並無助於他,反而是害他。

適時適量,是我認為最好的方式,花澆太多水根會爛,我家種蔥也是一樣,三星蔥有名吧!雨水太多蔥會爛,就會欠收,價格就會高漲。陽光、空氣、水,三者都是必須品,但多與不及都是不好的,愛也一樣,多成了溺愛,少成了缺愛。

我妹教小孩比我更厲害, 她的大兒子是吃葡萄不吐葡蔔子,兩二兒子是在很小的時候(印象中未超過一歲),吃葡萄剝皮加去子,我看了讚賞有嘉,不要為了怕髒就不讓孩子動手。我婆婆安親班中,還有小朋友是不知道葡萄是有皮有子,為什麼?因為家境好,都有外勞把所有雜事處理好好的,小朋友從小到大吃到的葡萄都是去皮去子,都已經小四、小五還不知道葡萄有皮有子,所以我相信那種小朋友回答出「西瓜長在樹上」的笑話。

一個好的環境,絕對不是在溫室裡,而是一個有風有雨的地方,有風浪才能造就一位好水手,我們要對我們的孩子有信心,我們還不是這樣長大的,怕什麼。

峇里島(Bali)自由行六日遊記

Bali,人生第二次自由行。

想起第一次自由行是去香港玩,香港、大陸…這些以華語為主的地區,可以說是自由行很好的入門地,語言可溝通,問題已經去了一半,另一半是去那裡玩怎麼去。但婆婆說要去峇里島(Bali)自由行,我們兩對看了數秒,然後點點頭,不怕死的去吧

婆婆說,這是她人生的夢想地,她已經想了很多很多年了。她一邊帶小孩、一邊找資料、一邊連絡及安排事情、一邊準備行李…可以說「我」除了刷卡付機票錢之外,我的角色就只是加油隊,常常孩子去睡了,她才開始有時間準備,隔天跟我說,我昨天又去做了那家的SPA、那家Hotel…又High了一晚。

這次的峇里島(Bali)自由行很不一樣,我還找了我的多年好友一起去旅行,人生有知己已經是很完美的事,可以和知己一起出遊,那更是十全十美。

這段(2010/10/10 ~ 2010/10/15)峇里島(Bali)自由行有很多的心得,所以寫下來記錄,未來如果再不怕死的出國自由行,才不會忘記。(除了一些照片外,香港自由行已經忘得差不多了,當時沒寫下實在可惜)

行前準備

自由行最重要的就是「行前準備」,現在的資料算很好找了,網路上一堆,只是要找出自己想要的需要花點時間就是,從各大旅遊網站(東森旅遊、易遊網、可樂旅遊、東南旅遊…)下手是不錯的選擇,另外部落客的文章也是一種來源。

行程上,不要安排太滿,一天約兩個即可,留些時間可以去逛逛街、玩玩Hotel的設備…等,另外車程時間也是比較難拿捏,我們每天排兩個剛剛好。另外,我們去了之後,完全沒有按照原訂行程走,因為到了當地,我們會與櫃台溝通請教,而他們也都是好心給我們一些建議,我們想去的地方一個都沒少,只是跟自己安排的差很多就是。

所以這裡學到一件事,就是要好好利用櫃台的服務人員,而且這些觀光區都常會和Hotel會有合作,你可以事先了解你要去這個地方的價錢,透過Hotel去訂有時可以比較便宜

以下是我覺得出發前重要的注意事項:

  1. 以一件不超過20公斤,及手提行李一小件為原則。超重部份請自行付費,謝謝合作。基於安全理由,建議行李不離身,請自行寄掛行李,送機人員會為您指引行李櫃台。
  2. 現金不可超過美金$10,000元等值之外幣,『旅行支票或銀行匯票不限』,新台幣不可超過4萬元整。
  3. 辦理飯店入住時,酒店櫃檯通常會要求客人另外繳交一筆現金(或刷卡)作為住宿押金,客人退房時,若在酒店無額外的消費,押金會退還或銷毀刷卡單。
  4. 請自備簽証費用美金25元並填寫入境表格(可於機上向空服人員索取),於入境時辦理印尼落地簽証。
  5. 預留印尼離境稅費用15萬廬比(約USD.17),於出境時自行於海關支付。(建議準備剛好15萬盧比(Rupiah),若以盧比大鈔或美金支付,容易遭海關刁難或多收費用)
  6. 部分飯店內無提供牙刷、牙膏及室內脫鞋,請自備吹風機、220V變壓器及個人衛生藥品。
  7. 導遊服務費每日每人美金USD10元。
  8. 飯店內行李搬運床頭小費..等,建議每人約美金1元5000~10000印尼幣
第二點,美金我們是預算一天100美金,所以6天我們帶了600美金,基本上是花不夠,多帶多花,少帶少花,這就看你自己了。
第四點,下飛機後馬上有一個交費櫃台,在那裡交每人25美金,收據要收好,回國還要使用,不見了會被罰錢。然後去排隊,出境動作很慢很慢,而且不像其他機場有什麼兒童、行動不便的快速通關,我們在這裡就等了一個多小時。
第五點,建議第一次換完錢之後,就留下每人15萬廬比,交費櫃台在離境的二樓。
第七點,我們是自由行,沒有請導遊,如果你們要請導遊大約就是每人USD 10元的行情價。
第八點,反正就是有服務到你,就要準備給小費。

NT to US to Rp

常出國就知道,換錢是很好玩的一件事。一般都是由NT先換USD,到當地再換當國貨幣。我們把換錢當成一件遊戲來看,以我們去當時的匯率而言是1 USD兌換 8600 ~ 8800 Rp,網路上還有舊資料寫1 USD兌換 10000 Rp以上,去當地看最準,Hotel換最貴,約比外面低100 Rp,8500 Rp左右。

你也有機會在外面看到9000 Rp以上的,但這種都是要手續費,約2%~3%不等,算一算也是在8600~8800 Rp之間,而且行情價在不同的觀光區會有不同的價碼,但依我們看到的大約差價都在200 Rp之間,峇里島(Bali)機場一出關就會有一堆換錢的Window,以那裡加個200 Rp就差不多是最高的,先在峇里島(Bali)機場換個100 USD,或請載你去Hotel的司機先帶你去換錢,千萬不要去Hotel換,我們第一天的第一次就是換到最低的。

另外有一點是我們賣東西時發現的,他們的數學可能不太好,在峇里島(Bali)可以接受Rp也可以直接接受USD,連NT也能直接使用,像使用NT只能使用100元以上整數來購買,他們有時候在換算Rp <--> USD <--> NT時會算錯,像好友的太太,買了一副眼鏡,用Rp付與用USD付差了十倍價錢,所以時間多的話,就慢慢算吧。

英文…沒在怕

自由行除了Hotel與飛機是出國前人家幫你處理好了,去到峇里島(Bali)最大的問題在語言,不過這是第一次到一個不會說華語的國家,真的是不怕死,明明英文就破破的,還要來峇里島(Bali)自由行,而且還不請導遊

來了之後,有一個很大的進步,為了溝通、為了去到想去的地方、為了吃到想吃的食物、為了能回到台灣,所以就很用力盡量說英文,有說有差,在這裡我得到一個很重要的心得:「管它文不文法,管它句不句型,說就對了。」 來到峇里島(Bali)才知道,原來開口是容易的,想盡辦法用最簡單的單字、句子來表達就對了,才一週時間,就覺得英文功力就大增,環境真的很利害,為了生存下去,不會也要會。

破破的英文加上比手劃腳,就讓我們完成一週峇里島(Bali)自由行,這才是好玩,每一次出門,每一次對話都是刺激好玩的。

而且來到峇里島(Bali)說英文還有一個好處,因為峇里島(Bali)當地的口音怪怪的,他們好像太會捲舌音,捲太多,所以你必須很用力的聽,有時必須請他重說一、二次,才有辦法理解或聽懂他們說的話或單字的意思。所以這一週可以說是聽力超級大測驗,而且是「實戰式」,一試在試,不懂試到懂為止,那種注意力集中,真的是可以讓聽力能力大躍進,這一週努力聽的英文比以前一年的還要多!

我還有一個發現,我們常用常講的不就是那幾句:
  • 要殺價就講cheap,不然就是搖搖頭說No~No~No;
  • 要吃飯,Menu看不懂就看圖說故事,不然就看著價錢然後隨便指著說This~This and This, Thank you;
  • 衣服或鞋子要大一點就說Big,小一點就說Small,其他樣式說Other style、Other Color;
  • 與要大家一起討論就說Wait, I talk ... friend;
  • 要從這裡去那裡就說From ~ to ~ ( "~"是指著Map)

我知道如果用來考試一定是鴨蛋、雞蛋、鳥蛋 and 王八蛋,這次的峇里島(Bali)自由行讓我深深感到「會話」「聽力」的重要性,在重視記憶、考試的環境裡,很多人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單字背的再多,說不出來有何用?考試成績再好,外國人說的話你一個字都聽不懂有何用?我的好友,剛到峇里島(Bali)時,只要有外國人走過來要稱讚她女兒時,他就會心裡怕怕的說:你不要過來,你不要過來!幾次之後他就知道絕大多數就是說個Cute,然後我們或請小朋友有禮貌回答個Thanks,最多再問個 How old?回答個one or two。

來到一個非華語國家,不怕面子、裡子,抱著管他的,反正沒人認識我,真的可以讓你信心大增會說會聽才是硬道理。所以要想辦法多說多聽,下次再出去我們一定會更厲害。

租車Rent the car

你要出門就需要車,我們峇里島(Bali)自由行是訂ezTravel,他們是有免費巴士,但只有在特定地點接送,而且有班次及時間,不太符合我們的需求,所以在峇里島(Bali)自由行六天期間,除第一天由機場到Hotel及最後一天Hotel到機場是坐ezTravel提供的車子,其他行程我們都必須自己叫車。

車子方面,有些景點可以問一下是否有車子可以來Hotel來接你,像我們去Bounty Sunset Cruise就去他們派車來接送,這讓我們方便許多,也省下一筆費用。 峇里島(Bali)租車行很多,一般可以透過Hotel來叫車,短程叫taxi就好。另外有些Hotel本身提供shuttle service,也就是有Free Bus接送服務,通常是去一些特定的大景點,這部份也是可以好好利用。

他們的taxi有分等級,只要記得在機場只有黑色計程車可以載客,其他計程車只能載客進去機場,不能載客出機場。在坐計程車之前,一定要確定是「跳表收費」才比較不會有問題,市內計程車起跳RP 5000(一公里),每一百公尺加RP 450。也可以用喊的,不過最好是打聽好行情,再進行喊價動作。

所以這裡就可以看出自由行好玩的地方,我們的行程通常是前一天邊玩邊安排,先把想去的景點想好,然後就這樣東問問西湊湊,好玩極了。

如果是出去玩一整天,如可以租一台休旅車,一天費用約40 USD ~ 50 USD,他們一天是以8小時計算,這部份要問清楚,多少時間要多少錢。我們第一次叫到一個老油條的司機,一天收我們50 USD,而隔天我們本來是下午1點才要出發,我們問他從PM 1:00 ~ PM 8:00要多少錢,這位老兄居然開口40 USD,我們隔天當然沒叫他,更差勁的是,我們最後一站是去做SPA,他居然就先跑了,叫SPA的車載我們回去,我們回Hotel的路上還有去spuermarket買東西,還被SPA車司機碎碎念,害我們再拿1 USD當小費給SPA車司機。

這個地方充滿了有良心與沒良心(敲竹槓)的人。

第二次我們叫到一位很好的司機Made,人老實,我們說想去那裡,他會幫我們安排,就算超過時間他也是靜靜的那車子附近等,也不的不高興。他帶我們去換錢,也很cool,我們看到一家9000多Rp,本來要去換,結果是要手續費,Made就很cool把我們擋了下來,叫我們不要換,Made說這裡太貴了,叫我們離開。

那一天中午跟他說我們想吃Local food,他就帶我們去吃當地小吃,而且很好玩的是,我們本來要請他吃飯,但他一直說already,我們一直會錯意,以為他已經吃飽了。婆婆說他很有禮貌,婆婆說外國人認為他已經收了你的錢,幫你做事,不能再讓你請客,我認為這種感覺很棒。

但後來我們吃飽飯,怎麼找不到他,過了一會兒,他從對面的房子跑出來,跟我們笑笑說那是他們家,原來already是「準備好」,不是已經吃飽了,而且我們也看到他兩個可愛的小孩,你知道峇里島(Bali)的人都黑黑的,不笑時很像保標,但孩子出現時就有那種爸爸的感覺。

我們那半日的行程,Mode收我們25 USD,因為他好像是「靠行」,婆婆還有點沒禮貌想殺,Mode有點苦笑的說不行,但因為價錢跟那位老油條比實在公道太多,所以我們連叫了兩天車。

這位司機我們很滿意,如果你們有機會去峇里島(Bali)自由行,我推薦給你。
Made Manumere
JIn. Siligita Gg. Jambu No 5 Buntu. Nusa Dua
Phone: 081 936 060 906 / 081 239 53402

行程安排

我們是兩個家庭出遊,四位大人二位小孩,所以行程安排是大人也高興,小孩也開心。我一天一天介紹,我不要說太多,留給你們自己去玩,我只說一些重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Day 1:Taiwan --> Bali (Nusa Dua) --> Supermarket --> Jimbaran


Jimbaran,金巴蘭

Jimbaran是在一條很長的海岸用餐, 整條海岸旁都是海鮮餐廳,晚上在這裡用餐的Feeling很好,這裡的用餐費用也是第一級的,因為怕肚子壞壞,所以我們都是點活海鮮現殺現烤現煮,所以費用高了點。

引用自網路

Day 2:Hotel Free Bus --> Kuta (Discovery Mall) --> Bounty Sunset Cruise


Discovery Mall

Discovery Mall號稱全Bali最大Shopping Mall,大是很大,網路上寫了一堆什麼精品、名牌很便宜之類的,一樓都是仿冒品,我們去看完一樓就沒興趣了。Discovery Mall周邊還有很多傳統小店可以逛逛,但發生一件很爛的事,這件事不管是去泰國,還是去「香港」都有發生,只差是不是發現在我們身上。

我會特別寫香港是因為它已經是一個非常現代的特別行政區,還是會做很沒有水準的事,所以這代表跟社會進不進步,人民有沒有水準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去過中國、香港、泰國、日本、印度等,在觀光客多的地方都有一個特色,就是東西都不會有價錢,看到你是觀光客就漫天喊價,舉例,我去UBud市集,看到一台木頭做的Motorbike,一個年輕人過來一開口就是500,000 Rp,我頭看也不看馬上轉頭要離去,年輕人馬上說300,000 Rp,我再往前走兩步,年輕人馬上跟上說200,000 Rp,反正每一次都是以100,000 Rp(十萬)為單位,反正談最後(感謝殺價天后--婆婆的幫忙),我以70,000 Rp購得這台Motorbike。

500,000 Rp --> 70,000 Rp,這個落差真的很大。不管是在香港、中國、泰國等都一樣,在日本感覺做生意比較實在,通常都有價錢可參考,比較不會有那種漫天喊價。但這不是重點,也因為他們很習慣漫天喊價,所以我們這些觀光客也很習慣「殺很低」,所以常常可以看到賣家直接對客人罵「髒話」,不管那一國家大多都是「婊子」「去見你的天父」這種話,我還看過賣家直接對客人舉「中指, middle finger」,然後叫客人「去死」。

這是很不舒服的。

Bounty Sunset Cruise

Bounty Sunset Cruise就是坐船吃飯看表演,一般旅遊網稱「愛之船」,有分白天與晚上,價錢不同,我們透過Hotel幫我們訂,比他們的牌價便宜4~5 USD,多問就對了。我的大寶貝船上玩的很開心。

Day 3:Elephant Ride --> Monkey Forest --> Ubud market --> SPA


Elephant Tour

騎大象,我去泰國時,因為不是去玩的,所以沒去騎大象,這次算是嘗鮮,這裡面除了騎大象還可以有泛舟…遊山玩水,我們只有騎大象,帶我的是一位年輕人,跟他簡單聊了一下,他說峇里島(Bali)本身沒有大象,大象全部來自蘇門答臘(Sumatra),現在他們這裡有十頭大象,全部是蘇門答臘(Sumatra)訓練好再運過來的。

裡面除了大象,還有一個超小小的動物園,我們還碰到剛出生一歲的紅毛猩猩,抱要錢。

不過在這裡有一件事讓我疑惑,也感到些不舒服,就是這位年輕人,在我們走到一半時,用半北京腔的中文問我好不好玩,我當然是回答好玩,然後這位年輕人就很順接了一句:「好玩要給小費!」還用眼神與點頭跟我示意,意思是我聽得懂嗎?還是OK嗎?一整趟下來,這句「好玩要給小費!」應該說了十次有吧。

我知道這是個要給小費的國家,但由人開口直接要小費,我還是第一次碰到,下次如有各位有去,記的幫我問櫃台,是否要給帶頭的人小費。是真的要給,還是不用,這是我的疑惑。

Monkey Forest

猴園,人如其名,一個開放式的猴子公園,裡面到處都是猴子,它其實就在Ubud市集旁邊,進去費用20,000 Rp,裡面慢慢走約可以看30 ~ 1 hour。裡面的猴子相當的乖,不過會搶東西吃,所以進去請小心你的包包,我們一進去才一不注意,好友就被搶了一包帶台灣帶去的小魚餅乾。如果有猴子接近你,你可以趕走牠沒關係。

Ubud market

與Monkey Forest連在一起,一整條街都是在東西,前面3/4都是賣精品,價格也比較硬,後中半部就比較像傳統市集,東西就多很多。有一點要注意,Ubud market六點就開始打洋,所以請算好時間,這裡我們去了兩次,第一次在前半部逛,比較無趣,才發現後半部才是我們想要的點,但時間已經到了,所以只好去兩次。

SPA

峇里島(Bali)SPA館極多且價格差異很大,所以請自行詢問。

Day 4:Nusadua Beach --> Bali Zoo


Nusadua Beach(南灣,Tanjung Benoa)

來峇里島(Bali)沒玩水怎麼行,所以一定要去玩他們的海上設施,玩海上設施時,我一直在想,台灣也是海島國家,為什麼不能搞出和峇里島(Bali)一樣好的海上設施。你或許會說「墾丁,KenTing」,是不錯啦,但與峇里島(Bali)的一比,就感覺差那怎一些,總覺得我們還可以更好才是。

這裡計費是一項一項計算,算好了再殺價。這裡有一個海龜島,也是包含在海上設施的其中一項,因為我們有帶小朋友,所以是一定要去的,我覺得有趣與無趣,有趣的是,裡面的動物almost你都可以抓來玩,像超大隻的「蝙蝠」…等,無趣的是,一去就有人要你捐款,說是為了養這些海龜、動物,你不捐也行,只是一路上會有人一直幫你服務,讓你照像、幫你照像等,看著你捐了錢她/他才會離開。金額…隨意,我覺得當成服務費是比較舒服。

Bali Zoo

Bali Zoo是一個可以親近大自然的動物園,這裡動物園的設計是讓你很輕鬆慢慢走完全程,整個走完約1 ~ 1.5 hour,門票24 USD。台灣木柵動物園很大,動物很多,但逛起來很累,也許是太大了,所以門票便宜,一個人也才台幣60元,就是希望大家可以多來走走,不要想著一次就把整個木柵動物園逛完。

Day 5:Nusadua Beach, Rest --> Tanah Lot Temple


Tanah Lot Temple

引用自網路

海神廟,在海中的一座廟,在退潮時人可以走過去,不過這要看運氣,我們運氣不好,它退潮的時間是我們要離開的時間。這裡上廁所要錢,外面1,000 Rp,裡面2,000 Rp,而門票一個人10,000 Rp。在靠近海神廟裡面小街有一Aguxxx商店(我忘了),裡面可以免費上廁所,記下來可以省一點錢。

Day 6:Bali --> Taiwan

在Hotel休息及整理行李,準備回台灣了。

不要後悔

我們在峇里島(Bali)自由行第三天去做SPA時碰到一位台灣母親,她看著我們二對夫妻帶著二位小孩一起出遊,她用羨慕的眼神對著我們說:「我也好希望帶我的小孩子來,但是…」。為何要但是?小孩是你的,想帶就帶,我們去日本,也一樣帶著大寶貝一起去,好,也是你與孩子的歡樂經驗,壞,也是你與孩子的共同記憶。

之前大寶貝還小時,婆婆有幾次帶大寶貝都會帶到抓狂的地步,我小時候很呆很乖,是流口水那一型,所以大寶貝個性一點都不像我,後來婆婆有幾次打電話回娘家聊天時問:「我小時候也是這樣嗎?」幾次岳父、岳母都笑而不答,後來岳母終於開了金口說:「她那比的過妳。」

這時婆婆才意識到不能用抓狂式的方法帶小朋友。所以婆婆後來真的非常非常用心在教小孩,讓我們每次帶她出門都說:「這個小孩真的可以帶出門。」

行萬里路,會讓人長知識。不要錯失每一次與孩子一起成長的機會,如果你要出國旅遊,請帶他們去吧!

要求,也是教育其中的一環

來到現在的公司,也已經五、六年了,幾乎每一年都有新生兒出世,也因為如此,所以聊天時常常都是小孩子的話題。

我大部份都無法參與大家的討論,頂多是附和一下,因為他們聊的都是小孩難教,小孩多皮。但這些問題,目前為止,都沒有發生在我們家,所以我真的無法參與,只是聽聽、笑笑。

我們家大寶貝,生來clever,皮當然很皮,在我們眼裡那才是可愛,但難教?在我們倒不覺得,因為我們懂的「要求」,像她不到二歲年紀,喝完東西,會自動把杯子拿去洗碗槽,如果你的喝完了,她還會很高興的問你說:「你喝完了嗎?」然後幫忙拿去洗碗槽。垃圾也是,當她吃完餅乾,或看到桌上有垃圾,她也會很自動的拿去垃圾筒丟。

這是為什麼?因為我們從小就會「要求」她幫忙做事。

她喜歡拿麻布,去擦桌子。玩具完好,我們會要求她一定要收好。一本書看完,我們也一樣要求她要把書放好,才能換另一本。

很多大人、朋友在我們家看到她不可思意的行為,其實都是要求來的。

在我們家,對、錯分的很清楚,我們會跟小孩說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只要她能幫的上忙的,我們都會請她一起幫忙,像我之前還吃了大寶貝洗的菜,一整盤全部都是她洗的,那一晚的飯菜我吃的特別高興。

習慣的養成是長時間的,像我們帶小孩出門從不怕她搗蛋,看到玩具區也不怕,能買,我們出門前就會跟她說會買玩具給她,不能買,她會說:看看就好。我們也會帶她去看看、玩玩再放回去。

行為好就獎勵,不好就溝通,再不行才是懲罰。

讓她養成「可溝通」的孩子,看到很喜歡的東西,只要我們搖搖頭,她就會說:明天再買。不哭不鬧,然後依依不捨的放回去,這是我們用了很多時間與她學習溝通的成果。

再說一個故事,發生在2010/10/6(四)晚上。

當天晚上,我們去南寮漁港散步,在停車場旁,每天都會有coffee car在那裡做生意,五、六、日人潮較多,平常還好。就在要去停車場開車回家時,因為大寶貝跑在前面,所以就跑去跟coffee car的老闆、客人裝熟,大寶貝跑到的那一桌有四人,應該是兩對夫妻,各有一個比我們大寶貝小的小女孩,那兩對夫妻看到大寶貝就說「好可愛哦!」然後就拿出他們買的爆米花給請大寶貝吃。

我趕快過去說謝謝帶她走,在過去這幾步裡,看得出來她想吃,但她確沒有伸手去拿。

等離開coffee car,媽咪過來就是一陣鼓掌、歡呼說:「寶貝好棒,媽咪講的話都有在聽,說不認識的人拿的東西不可以吃。」又是一陣鼓掌、歡呼。寶貝高興到用跳的。

我跟媽咪有討論過一件事,等到孩子四歲,我們想對她做棉花糖實驗。當然我們希望她是忍下來的那一位。目前為止,不用到四歲,我已經相信她能通過棉花糖實驗。

大膽做「合理」的要求。 那會讓他長的跟大樹一樣,又高又壯。

開箱文 : Garmma G70 MP5 (FO-1231)

這台MP5是婆婆送給我們的生日禮物。

以需求為出發點,應該是買Garmma G70/G80 MP5,以新奇/虛榮心為出發點,應該是買DeeJay 703/903 MP5,最後理性戰勝,我購入了Garmma G70 MP5。最後我沒有在順發買,因為一般買場我找不到這個型號,所以由pchome購入。

買這台的需求是:
  • 數位化攜帶容易
  • 數位化保存容易
  • 數位化選擇容易
  • 數位化教學容易
選擇容易是說,你想聽歌就聽歌,你想看影片就看影片,你不太可能帶著一百片CD、VCD、DVD放車上這很不好。 再來保存容易是說,雖然CD很好,但易刮傷,好的CD刮傷而且影響播放時就很傷心,但數位化後我可以電腦放一份、MP5放一份、USB放一份…很容易備份保存。

好了,進入重點我們來看看Garmma G70 MP5(原廠型號為FO-1231),圖片是用手機照的,所以解析度…差了點。題外話,現在pchome送貨好快,我前一晚訂,隔天一早上班不到十分鐘就收到貨了,實在高興。




包裝…能有網路圖片美就好了!


配件,該有的都有,機器一開始就包在保護套裡,但那個保護套有那怎一點點不好拿出來。


包在泡泡綿裡,移除後,從保護套裡拿出來就簡單點了。


主角出現了,白色框框照片看起來醜醜的,本機還可以。


選單在最上面,左右及上下選擇。



這是他內附的影片,畫質是1080p,所以很「棒」,看起來很流暢。


圖片的顯示也很好。


在寫資料到G70本機中,速度不快。


同時寫入TF Card(上)與本機(下),兩者一起寫總合比單一寫入還快。TF Card我是使用創見8G microSDHC Class2。

電子書我就不照了,反正就是純文字檔就是。FM也是,缺點是只能插耳機才能聽。再來是他內建的小喇叭就是小喇叭,聲音小小的,SoSo,但給小朋友聽,到是沒什麼差。在車上使用方面,我從耳機洞接車上的AUX,Garmma G70 MP5大約聲音要開到20以上,車子要開到15以上,才可以聽的比較清楚。

最後,我一樣有寫信去問關於電池的問題,這台Garmma G70 MP5使用1700mA電池,更換費用為550元,我有稍維提一下他們費用比人因貴,回的人口氣就…「他們是他們」…你知道的。

整體而言可以給到70~80分,使用的感覺還不錯,希望未來售後服務也OK,才不枉我支持台灣廠商。

善用科技的力量--MP5

我覺得這個時代最棒的就是科技。

我的大女兒好學。
她小時候白天是保母帶,真正相處的時間只有晚上的一些些時間,每天晚上我都會利用散步的時間教她一些東西,慢慢的發現她的學習能力很強、非常強、超級強,一些時間過後,我就快被吸乾了。

我慢慢改用數位的方式,我將一些平常放給她聽的CD轉為*.mp3檔,然後存在手機裡,散步時就放給她聽,跟她一起學習,但手機當成播放器,還是很不方便?

在車用方面,我們有很大的一段時間很在車上,在車上用手機播放又很怪,好好的音響不用,用手機?另一面,我的車是六片CD的音響,有支援AUX,所以可以外接播放器,有用過iPod mini 4G,是買車時送的,用沒二年電池就壞了,賴的去修,也不想花錢去修!但我又不想一直換CD片,所以又興起了買MP3 Player的思頭!

在Survey的過程,不斷被這些廠商給搞的「貪念大起」,看看MP3、又有一種東西稱「MP4」就看看吧,看看MP4,怎麼又有一種稱「MP5」,看完之後根本就不想買MP3 Player,誰想買MP3、MP4那種爛東西(我心已獻給魔鬼),日思夜想我的MP5!

MP5有幾大元素組成

  • 數位影片播放*
  • 數位音樂播放*
  • 數位錄音筆*
  • 數位電視
  • 數位相機
  • FM收音機
  • 圖片瀏覽(或仿電子相簿)*
  • 電子書 *
  • 可擴充TF Card*
*為主要規格

我綜合起來就是去除手機功能的影音播放器,多工一體,規格差異都是影片解析度、Monitor的大小、功能多少,像是數位電視、數位相機、FM收音機就在較少機種上才有,但在影片解析度是目前MP5的重點。

另一個重點是「電子書」,電子書吵的很紅,但當我看到MP5電子書的內容是…快笑掉大牙…*.txt,是的「純文字檔」,在一個Monitor上看純文字檔叫作「電子書」,害我還很高興的心想:「什麼,買台MP5就有電子書的功能了!!!」,而且還不是全部都支援Unicode編碼。(註:只有一家可以看PDF,還不是100%可以看!)

這個*.txt電子書,各位看看就好,怎麼不內建個opera瀏覽器,最少透過HTML還能圖文並茂,都已經什麼時候了,還*.txt。

我到賣場看,目前MP5能見的產品不多,網路上選擇很多,許多都規格開的很好,而且價格便宜,後來才知道這些都是白牌機,難怪會規格開的很高又便宜,後來考慮了許久,還是以品牌的MP5為主,白牌還是少碰為妙。


我考慮的型號


我最後選擇兩家:人因與Garmma。

Garmma
Garmma G70:無數位電視、數位相機,其他該有的都有。
Garmma G80:觸控Monitor,不過缺貨中。

人因:
DeeJay 703:無數位電視、數位相機、FM收音機,但重點是支援PDF。
DeeJay 903:無數位電視、數位相機、FM收音機,但重點是支援PDF。

費用:
G70  $3000
G80  $3500
DJ 703 $4000
DJ 903 $5000

因為網路的照片都很美,我想看看實體,所以去了趟順發、Nova、燦坤,不過在去賣場了解實機過程,了解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這些MP5的電池都是綁死在設備中,好聽是專用電池,難聽就是還要再賺一手,無法像手機一樣的方便更換,沒電就是沒電,只有充了電它才是一台MP5,跟我之前那台iPod mini一樣,這讓我很傷心,讓我心中的小惡魔被殺了不少,這方便各位要有心理準備。

購買機種

最後,我會購買那種機種?我還不知道!G80性價比不錯,但買不到;DJ903 7"+PDF很吸引我,但高貴又貴;所以最後應該會是G70與DJ 703二選一也不一定,等等看會不會有開箱文,搞不好最後還是買台MP3 Player!@_@

ps..我有寫信去人因問換電池的費用,看它會不會回我,再列入考慮。
ps..我想我會在順發購買,因為他有推出「加一些費用」,可以延長1~3年的保固,但不包含「電池」,電池是耗材,全新也才保固三個月!但如果我加長3年連原廠1年,就有4年的保固,這讓我很心動。

[註]
Q:自己想買東西,與「善用科技」有什麼關係,跟你「女兒」有什麼關係?
A:標題已打,我懶的改。我怎麼知道最後打出來是這個樣子!

小兒發燒照護須知

  • 發燒的定義
    人體正常體溫為37度,若超過38度稱為發燒。發燒本身是身體對外來病原體侵襲的一種「正常」反應,會發燒表示身體防禦能力正常,因此並非發燒將腦部燒壞,而是因腦炎或腦膜炎之疾病所引起的。
  • 發燒的徵兆
    發抖、四肢冰冷、寒顫、臉潮紅、發熱、活動力降低、食慾降低、睡不安穩、倦怠虛弱等。
  • 發燒處理原則

    1. 發覺發燒時,不要驚慌,先測量體溫。
    2. 散熱:出現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現象時,應外加衣物覆蓋,使全身保暖,並注意意識是否清醒,當體溫增高,全身變溫熱且出汗後,則應減少小孩衣著及被蓋,降低室在22度~28度為宜,保持室內通風,以促進體溫散熱。
    3. 物理退燒:冰枕使用,溫水拭浴。
    4. 藥物退燒:依照醫師處方給予退燒藥使用。一般而言同種退燒藥的使用須間隔4~6小時以上,不同種退燒藥須間隔1.5~2小時以上。退燒藥不是「止」燒藥,它主要是使高燒降低,讓身體感覺舒服一些,屬於症狀治療並不能根治小朋友的疾病。
    5. 發燒容易喪物水分,除了腸胃炎引起的發燒外,可多補充水分及攝取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食物之飲食。
叮嚀:
  1. 使用藥物退燒可與其他退燒方法合併使用,其退燒效果更好。
  2. 無論使用何種退燒方法都需要時間產生效果,所以記得每小時量一次體溫,以監測體溫變化。
  3. 若已找出發燒之病因,依病菌及抵抗力而定,有時候發燒可能會持續約三至五天,若起過此時間,應回門診再讓醫師評估。
  4. 小朋友的「活動力食慾」是非常重要的指標,若退燒後仍有明顯減退,應提前返診讓醫師評評。
以上為新竹馬偕醫院給的小單子,覺得不錯,留個底。

大寶貝發燒住院約二週,先是嘯喉引起發燒,然後又是支氣管肺炎,現在雖然出院了,但還會打噴嚏及流鼻水,真是禍不單行,希望寶貝可以快點回復健康。

這也引發了我和婆婆的一些討論。像我們夫妻倆,獨立在新竹討生活,什麼事都要自己來,這才會發覺,身邊有個人手「真好」(父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