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物市集:mozilla SSL組態產生器
前2集(1)(2),前同事在 FB 上給了很多指教,受益非淺(術業有專攻),其中有個 moz://a SSL Configuration Generator 好工具,真的是相見恨晚,非常值得介紹給大家。
前2集(1)(2),前同事在 FB 上給了很多指教,受益非淺(術業有專攻),其中有個 moz://a SSL Configuration Generator 好工具,真的是相見恨晚,非常值得介紹給大家。
我們嘗試導入Jupyter Notebook的過程發現一些問題。簡單來說,如果我想執行Notebook for .NET,要選擇用Visual Studio Code才有支援。如果要執行Notebook for SQL要選擇用Azure Data Studio才有支援。在同一個資料夾作業區域,需要經常開啟兩種不同的編輯器,所以我想要一個在Visual Studio Code與Azure Data Studio都能快速開啟當前資料夾方法。(VSC也有支援SQL Notebook,但因為需要存放ConnectionString才能使用,與ADS相比,ADS的可以把連線部分獨立出來,這樣會是較好使用方式。)
現在 SSD 價格、容量、速度都已經到了非常親民的程度。而現任 Lenovo 筆電與 SSD 是三年前過時產品,你要知道,SSD 是求速不求命,也就是掛了不只什麼都沒有(一定要備份),過保那麼就直接換一顆吧!
好啦,以上純無聊亂說話,其實是我的空間快用完了,然後又看到 PChome 在特價,手不小心滑了一下,就來趟 SSD to SSD 的升級之旅吧。
因為不知名原因,電腦 Windows 10 所有原生 App 全部無法使用(如上圖),網路上有放著放著就會自己好的說法,我放了二週,重開了 N 次,還是一樣,只好選擇進行 Re-Install OS。現在重灌 Windows 10 + 安裝 Driver (少數) + Windows 10 App 還原,整體時間和以前相比,時間成本真的是大大減少許多,而且已經還原 5 成以上作業的能力了。現在反而是非 Windows App 的軟體,下載、安裝與設定花的時間多很多。很久以前從 Scott Hanselman 的 Blog 學習到整理軟體清單(我2011年整理)這件事,當時從 Scott Hanselman 的清單挖到不少寶,有些現在還使用。時過境遷,在下載(找)軟體時,突然回想起軟體清單這件事,就順手把目前有在使用的軟體重新整理一下,就當成2016年版軟體(開發)工具清單。
以下同時出現 free, pay 代表有測試版(或免費版)可下載使用,通常是功能限制。沒註明的通常是免費的。
身為一位軟體開發人員,我一直推廣:在個人付擔的起的情況下,不要當一位只願意自己喝星巴克而不願意買軟體的人。絕大部份的軟體都不貴,如果真的對你有幫助,你需要天天喝咖啡,就不能請一下這位寫出好用軟體的人(或公司)嗎?當然,那種數百美金以上的事,就看你怎麼找到痛點來介紹與推廣給公司,絕不是(抱怨)不可能,只是那痛點是否被你找到。
前篇提到SSMS 2016中文版的更新錯誤的問題,今天談另一個相關的 Microsoft SQL Server Data Tools(SSDT) 中文版更新錯誤的問題。
前篇學習到如何透過修改.csproj專案檔,讓我們在建置(Build)時就能使用 XML-Document-Transform (XML文件轉換)功能,但有個缺點,那就是必須每一個專案都必須手動一一設定.csproj專案檔。
地表除了最強開發工具 Visual Studio 之外,別忘了,還有它的兄弟Visual Studio Gallery,以下介紹我覺的好用又免費又佛心的兩套擴充套件:Fast Koala - [Web/App].config XML transforms 與 ConfigTransformation。
自從「ASP.NET MVC 4網站開發美學」一書的Web API章節介紹Postman開始,Postman一路穩扎穩打,從網頁版到Chrome App版一直都是Web API(RESTful)開發人員的首選,Postman一個人用,真的超級好用,而且後來加上的Sync(同步)功能後,只要註冊一個帳號,不管你有幾電腦,登入之後通通全部自動同步完畢。像我家裡有二台筆電、公司有一筆電一桌機,有了"Postman + Sync"幾乎是個人完美的解決方案了。
可以瑞凡-現在不是一個人的世界了。
在閱讀facebook React學教手冊時,希望能動手寫個「Hello World!」,這才發現,我們被Visual Studio保護的太好,根本不知道火星(前端)是個什麼樣的世界,目前VS2015對React的支援還很有限,只好把Sublime Text請出來。但公司、家裡每一台電腦都需要重新設置一次又很麻煩,想到了Sublime Text的portable version,不用還好,一用就愛上了它的方便性。
之前和同事聊天才學到,原來Sublime Text本身的portable version是個很棒的設計。portable想成「綠色軟體」,即不用安裝下載即用。然後在這個下載的portable版本裡,你可以依照不同的工作模式去製作各種的開發環境,例如,JavaScript開發環境、CSS開發環境、PHP開發環境、AngularJS開發環境、C#開發環境…等,並且互相不干擾。
這樣,可以讓每一個portable保有小又快的特性(不太會有越來趣肥越慢的問題,因為每一portable只針對一個某個開發環境來製作),並且帶到那用到那,換電腦也不必重新設定,非常方便。
以下Sublime Text 3的portable version並設定React的開發環境。
話說,Visual Studio 2015於7/20上市,當然第一時間很想衝下去,但就在要衝下去之前發現一個問題,我們一般的筆電預設都會切C:與D:,廠商預設C:與D:的分割是還好,不過對於開發人員就不是一件好事,Windows 8.1、Office 2013、Visual Stuio 2013、MS SQL Server 2014光這基本的四套,C:空間就去了3分之2吧。
可能的方向有三:
寫Blog也已經超過七年的時間,七年總會有個癢,什麼癢?那就是圖都是靜態的,老實說,抓圖的工作量常常比寫作還來得高。明明滑鼠點點選選只要十秒,為了讀者能按圖操作,常常需要把那十秒抓成十幾二十張圖,再一一排版說明,經常是為十秒費十分(其實更多)。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突然發現黑大的文章開始出現大量的Gif圖,效果實在很好,我實在忍不著,也動用了沒關係找關係(那時,我連黑大的臉都沒見過)問黑大是用那一套軟體,黑大很好心的回答外,後來可能問的人多了,黑大還特地撰文介紹。免費版有30秒的限制,付費版200美金。
不過從下載回來的檔名(DemoWorks_2009_1_0_19.msi)來猜,這套軟體從2009年就沒再更新了。現在更慘的是,你在官網上已經找不到它了。:(
ScreenToGif是筆著在無意見發現的極品,為何稱極品:
功能說明,一Gif圖勝萬文,請直接看專案網頁。
筆者在1.2發現使用,發現它需要正體中文的火力支援,馬上決定加入譯著的行列,目前最新1.4已加入正體中文的支援。
如果要在沒有Visual Studio的地方整合或使用NDepend,放心,也很方便。在NDepend解壓縮目錄下還有幾支好用的程式,讓我們來看看。
Code Rules就是程式碼規則,NDepend幫我們收集歸類好非常多的規則,並利用這些規則你檢測你的程式碼,規則是透過CQLinq(Code Query LINQ)來執行,也就是,我們能修改或客製它。
NDepend是一套靜態程式碼分析工具,它強大程式碼分析功能與報表,重點是分析效果與效率極佳,很難相信他只個11MB的外掛程式。
LINQ Insight是一套有別於LINQPad的產品,LINQPad雖然一開始是以LINQ為出發點,但發展到最後已經算是一個簡化版的編輯器環境。而LINQ Insight是一套專注在Visual Studio與LINQ的產品,它與LINQPad有幾項差異:
以下以一個ASP.NET MVC 5專案與Northwind資料庫產生的ProductsController來說明各項特性。
以前一般情況下會介紹LINQPad是因為要寫LINQ,但現在LINQPad已經是除了Visual Studio寫測試程式第二選擇。但有個問題,這支測試程式剛好就是一個command-line(命令提示字元)的專案程式,那麼可不可以直接執行寫好的*.linq檔案,而不是「開Visual Studio,開新專案,"Copy & Paste",compiler ...」。這需求lprun聽到了。
lprun.exe使用方式很簡單,只需要把你寫好的*.linq指定給他,它會動態幫你編譯並執行。
LINQPadRunner以前是個github專案,後來被LINQPad作者直接包進安裝檔之中,如果你的LINQPad一直是採用Update方式,可能會沒有lprun.exe,只需要重新安全最新安裝檔或獨立執行檔,其中都已經包含lprun.exe執行檔。
首先來個Hello world:
void Main() { Console.WriteLine ("Hello world, LINQ run-time."); }
將*.linq儲存,利用lprun.exe來執行:
如果各位是經常需要撰寫「網頁」內容(例如“我”在撰寫Blog)的人,可能都有一種困擾,那就是經常為了搞HTML標籤,搞得比內容還久,內容應該才是我們所需要關心的重點,不是嗎?Markdown是一個輕量的標記語言,這就要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它透過一些非常簡易的標記語法來進行與HTML標籤的對應,讓我們可以專心在內容上,完成之後即可轉換為HTML格式。
2014年3月3日,MarkdownPad 2.4正式發行,也很高興在這一次更新的版本中將Chinese(Taiwan)加入。
Markdown方便是方便,但寫HTML方便性在即見即所得上,筆者約2013年接觸使用MarkdownPad 2,它是一套即見即所得的Markdown語法撰寫工具。MarkdownPad 2提供的即見即所相容方便,而且一些額外的功能也都不錯,而且免費基本功能已經能滿足一般性需求。
也在去年發現MarkdownPad 2有請大家幫忙翻譯(有許多佛心人幫忙),會下去幫忙翻譯的原因,說來好笑,因為看到一些人在Chinese(Taiwan)選項裡留著大量對岸用語的翻譯文字,看不過就下去給他好好的翻一翻。
多年前還在手刻AJAX時,前端後端要進行資料交換還是很辛苦的事。後來發現JSON這個好物,不過那個年代(也不過三年前)不管是瀏覽器或是伺服器端的JSON環境都還不太成熟。現在,JSON已成為顯學,不管是前端應用程式還是後端伺服器應用程式都已大大支持JSON格式。JSON格式的好,用過都知道。如果在開發階段要準備JSON資料,嗯,就不是那麼好玩了。今天就是要介紹一套起方便的網頁工具,讓我們可以極速來產生所需要的JSON測試資料。
之前介紹過Zen Coding,而Emmet是ZenCoding更進一步的進化版(PS. ZenCoding 已停止維護)。目前Emmet更發展一套Emmet LiveStyle的前端開發神器,各位可以先看一下範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