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快樂童年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快樂童年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不讀書的快樂童年--英文,我一輩子最錯誤的決定

  國小六年,人生最快的日子,尤其是最後兩年帶我們的秋妃導師,可能是剛畢業加上新手,我們是她所帶的第一屆學生,所以對我們用盡全力,而我們也與她建 立深厚的感情。六年級畢業那天,我們最後要離開校園前,全班同學大家在教室哭成一團,因為大家好愛這個老師,好捨不得離開她,她的努力我們班上的同學都知 道,其中還有一些人成為他的乾兒子。

  我還記得我畢業時,她在我的成績單上只有題上一個字:「頑」,在當時這個字已經超出了國小的範 圍,我根本就不知道這個字的意思,頑?而老師好像知道我的心事,還解釋這個字的意思。我已經忘了她怎麼解釋,但我永遠記得我是個「頑」,到高中畢業前,我 還是一直過著頑的生活,雖然有點荒廢學業,但日子我自認為還算精彩。

  畢業後的幾年,國中、高中,尤其是高中,雖然同學們都已經分東西,讀高中、讀高職…,但其本上大家都還是在宜蘭,所以很好連絡,我們在大家還沒到外地前固定教師節都會回去拜訪老師,而且那幾年的聚餐可以說是很快樂的。

   教師節(於每年9月28日,此日亦為中國古代教育先驅孔子的誕辰),原意應該是表達這一年來對老師的幸勞,讓我們表達一些敬意。還記得,每年教師節我們 都會去吃大餐,而且都是我們平常吃不起的大餐,記象中有一次是吃「鬥牛士」,重點是每次都不是我們「付錢」,想想,如果20個人,每人500 元,20*500=10000元,這個數目前十幾年前是很大一筆錢,但我們心愛的秋妃老師對我們從不吝嗇。而我們也常半開玩笑的說:「教師節原來老師要孝 順學生。」、「老師妳還希望我們明年來找妳嗎?」雖然畢業多年,也多年沒與這位令我們懷念的老師連絡,但我依然想念的這位好老師。

  說了怎麼多,跟「英文」有什麼關係?

  有,有非常大的關係,關係就是:「一個好老師與一個壞老師的故事」,好老師我說完了,接下來說壞老師,其實接下來的這位老師一點都不壞,只是個剛畢業又沒教學經驗的的菜鳥老師,使用了她認為很好的方法,但確讓我後悔一輩子。

   話說,升上國中後,第一次接觸到物理、化學、英文…的科目,那時候認為為什麼全世界最難的項目要全部集中到國中來讀,看著一堆看都看不懂的化學符號,聽 都聽的不懂的Good Morning, Mr Lin.,但我還是很認真想辦法的學。化學,我真的認為老師教得很隨便,老師還會在課室上有意無意的提示,如果想學好化學就要到他開的補習班去,因為我不 想也沒興趣搞懂化學這門課,當然是沒有去。英文,跟國小的國語一樣,老師用飛快的速度將英標教完,我只記得a、e、i、o、u,這五個是母音,其他根本不 記得,而我只好用最笨的方法,使用注音符號來代替英標,而這就是我的發音及拼音,雖然不行,但英文考起試來成績也不會太差。

  到了一年 級下學期,我們來了位剛畢業的新女英文老師。這位老師,本來是沒怎麼樣,而就在期中考時,印象中我英文考了九十幾分,結果這位年輕的女英文老師在發考試卷 時說:考九十分以上和不及格的都要打手心,當然全班聽到當然覺得這位老師是否腦袋有問題,不過他的理由很好笑,她說,這次的考試內容很簡單,考九十幾份的 這幾位同學很不小心,錯了不應該錯的地方,我相信這些內容如果你們用心檢查,應該是不會錯的,這次是讓各位記得以後要小心檢查。

  那是個「體罰」的時代,父母親希望老師打的越重越好,自己不乖、作業不寫,雖然被打過不少次,不過都沒有這一次那怎生氣,考好也被打,考不好也被打,是怎樣?而且這位求好心切的老師,對這幾位九十幾分的同學還打得特別大力,真的是讓我生氣,所以我下了一個這輩子最錯誤的決定:我不在讀英文、English。

  從那之後,不管是什麼考,大考、小考、段考、期中考、期末考…管他什麼考,反正英文就永遠是我最後一本看的,或是…就不看了。當然英文的成績一落千丈,可以這樣說,到高三我想讀書之前,我的英文層度應該還停留在abcdefghijlkmnopqrstuvwxyz,還好,26個字我還背的出來,每個「單字」我都認識,但組合起來的單字除了Good Morning、Good bye、I love you大概就沒有。

  現在長大了,想想小時候想法真的是「幼稚」,就這樣就放棄了自己應該要學習事物,就像常聽到的:「讀書是為了自己。」「為自己」這句話我到了17、18歲終於想通了,但有些東西已經失去,想去追求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算算,從國中開始到高中畢業,前後我已經差了人家六年的程度,而且在沒有基礎的前提下要學好英文真的不容易。買書自修,我自認沒有資質,買過「基礎」、「速成」、「一定」、「不必背」、「最強」…各系列的進修書,我真的認為那些說自己是自修學好英文的作者是天才。

  多年後,我經營傳銷事業時認識了一群大學生,其中有一個女生小莉,她功課都是班上前五名,但就是英文不行,但他短期記憶超強,可以靠考前把考試內容中可以背的死背起來,我很好奇的問她,憑她的記憶力應該不可能討厭背單字這種對她來說「簡單」的事,以她的記憶力來學習英文應該是相當輕鬆的事,原因讓我心有戚戚,原因跟我一樣,她討厭那位英文老師。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不過還好,在我求學的階段裡,好老師多過不好的老師,面對當時的決定,現在只能嘆嘆氣,如果說這輩子到終老問我有沒有後悔的事,這絕對是我其中一件。我恨自己當時的笨。

不讀書的快樂童年-渴望得到讚美的我

  讀小學時有一件事,一直讓我記在心裡面,到現在我還記得。

  記得那是一場考試,考的是數學,考試的內容需要用到"尺",每個人都很努力在畫著考試的答案。而我不隱瞞各位,從國小開始,不知道為什麼我對國文這一個科目就是不行,可能是與我只讀了半年的幼稚園有關,ㄅㄆㄇㄈ的一、二、三、四聲、輕聲…對我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但數學可就難不到我,以前的成績單是不會有分數的,每一科(數學、國文、自然、社會…)每一項目(德、智、體、群、美)都是使用「特優、優、甲、乙、丙…」來分類。

  有一個我個人的小笑話,我記憶中,我國小六年中國文這一科成績只及格過一次,因為我的注音拼音實在不行,而及格的那一次我考86分(20幾年,我還記得,你看這個成績對我多重要),原因只是沒考注音拼音罷了。

  每學期結束同學們都會計算你有幾個特優、優,當然,這兩個項目越多代表成績越好。我的數學一直不錯,但從沒得到過老師的讚美。就在那一場考試過後,老師在發考卷時,特別誇獎一個平時成績平平的同學,說他很聰明,因為他會把"尺"反過來用,要同學多多跟他學習。

  在我小小的內心裡,一直記得這件事,為什麼老師沒有誇獎過我,我也好希望可以被讚美,如果那個人是我不知道有多好。

  所以不要小看"讚美"、"誇獎"…這一顆小小的種子,當你種下時,你永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發芽、成長,然後變的跟大樹一樣高。

  長大之後,我回想這件事,得到不少的感觸:

  1、當你做一件事,用不同的方向且得到更好效果時,會讓人另眼相看。
  2、人都渴望被讚美。
  不管是親人、愛人、朋友…當他們或你在進行一件事時,我相信原始的出發點都是以得到別人的認同為出發點,他們希望「你能認同他」或是相反的「他能認同你」,或是更高等的得到「讚美」。所以,如果他們或你不小心犯了錯,不要只是一昧責備,應該先問清楚原意,再進行溝通。
  3、小孩的心靈是很單純的。

不讀書的快樂童年--前言

  有人說,當你開始回憶代表你老了。但我不認為。我認為當你開始回憶,代表你有故事,你有內容,你有人、事、時、地、物,代表你有來這世上走過,你有寫過人生這場戲的劇本,回憶是在評分到目前為止你在人生角色上演的成績,是不錯95分,可能差了點60分,還是不及格的59分。

  回憶不需要等待年邁,目前我三十歲,我有一個不讀書的快樂童年,這是我回憶之一。與家人的相聚,也常回憶小時候的不乖、頑皮、趣事…等,有些你記得,有些很模糊,有些你根本沒印象,爸媽或爺爺奶奶說著你的故事時,我都會豎起耳朵,一邊聽一邊想:「這個小王八蛋是我嗎?」如果對象是我哥或我妹,那就會笑的特別大聲,原來他們也是小王八蛋。

  如果跟小我一輩相比(7字頭),就小時回憶而言,我感到非常的幸福,我想要把幸福的感覺留下來,記得一段就寫一段,或許老了、忘了還有個地方可以看看,知道原來我還有這樣一段快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