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胡思亂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胡思亂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Project Template使用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Project Template使用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前篇「.NET開發者,你應該養成用空白範本寫正式專案」引起不少正反討論。其中有提到到團隊專案範本幾個字,fb討論我留下:「template有好有壞,好的是有規範,壞的是沒有創新與創意。但創新與創意又常常是重構的來源...」這句話,意外得到另一主題回應。我想就團隊專案範本來做另一主題說明,我為什麼會做這樣留言。


.NET開發者,你應該養成用空白範本寫正式專案

.NET開發者,你應該養成用空白範本寫正式專案

這是一篇有感而發的短文。

最近又在做效能調教的工作,在單一個專案內我移除了近30個無用的NuGet套件。其實不用問,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一個從預設專案範本開始寫的專案。用專案範本有錯嗎?嗯,沒錯,也有錯。原因,最後在說。我們先來看看之前 twMVC#22分享主題:「一個微信專案從0到000的效能調教」的幾張投影片。

Windows XP將死

洪流不會停止

時代的洪流不會停止。 你可以選擇止步不前; 你可以選擇順流而下; 你可以選擇逆流而上; 每一種都是你的選擇。

從Dos 6.22說起

老弟有辛,摸過DOS 6.22、Windows 3.1,這代表我年紀大了此。

老弟有辛,看過Windows 95與IBM OS/2的大戰。老實說,IBM OS/2比Windows 95好很多,但結果不是誰比較好重要,而是市佔率誰比較高重要。

從Windows 95之後的,Windows Me、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至Windows 7為止,就作業系統而言,我是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微軟在作業系統方面,雖然從Windows 95之後就打片天下無敵手,但不知是不是把所全世界的用戶當成白老鼠,然後盡情的做實驗,微軟在作業系統的成就,不是大好就是大壞。
  • Windows 3.1讓DOS用戶眼睛為之一亮,原來玩電腦不是背指令,用一個叫滑鼠的東西,點一點也是會動。
  • Windows 95…練入侵功夫的好系統,沒什麼安全性可言。藍白畫面的始組,我在Windows 95看過的藍白畫面比Windows 3.1多很多。不過最少Windows 95在市佔率是非常成功。
  • Windows 98/98 SE,藍白畫面之多,有一個笑話,如果一次藍白畫面微軟就要付給消費者一美元的話,那微軟可能早就破產了。不過,它是個Not Good, Not Bad的作業系統,它改良自Windows 95。市佔率是高,但那是因為消費者沒其他選擇。我就不相信,早期版本的Linux沒有IT背景的人裝的起來。
  • Windows Me,作業系統第一次大壞的代表。
  • Windows XP,作業系統第一次大好的代表。雖然監白畫面依然不斷,安全性普普通通,經過三次Service Pack的洗禮後驅向平穩,也是目前微軟作業系統裡壽命最長的一代宗師。(Windows XP裡面住著一隻怪物,讓網頁程式設計師恨之入骨的IE6,就是Windows XP太成功,想不理IE6都不行,恨呀!)
  • Windows Vista,第一代64位元先鋒,號稱安全性最高的作業系統,也是讓使用者最火大的一代作業系統。以資訊人員的角度來看,安全性重於一切,Fine。以使用者角度來看,麻煩、難用、肥大的怪物,最火大的事是X64的驅動程式很難找。第二次大壞的代表,因為市場接受度不好。
  • Windows 7,個人認為是微軟最目前最好的一套作業系統,在執行效能、安全性、驅動程式…等各方面取得平衡,第二次大好的代表,本應該很有機會成為取代Windows XP的代表人,但市場變化太快,以前一套產品買十年,現在一套產品可以買三年就已經偷笑。

Taiwan Taiwan, I Love You

hear me

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我的Blog簡介、個人簡介…裡一定有台灣,I come from Taiwan,來自台灣,以下是個今天且關於台灣的故事。

在2012年1月8日,我從 about.me 這個服務收到一封信,這是一封小怪英文信,一個非常簡單的自我介紹,說他寫了一套軟體,他查詢到我為一些軟體進行過英譯中,想要請我翻譯此軟體為正體中文或簡體中文。(小怪英文信:這位自由軟體開發者( I'm a Freeware developer)是位波蘭人,寫出來的英文有那麼點小怪。)

這讓我考慮很久,原因在於,我翻譯那些軟體是覺得好用,且內容又不會太多太難。copy譯為複製,paste譯為貼上,我相信只要有一點英文底子的人,這誰都會,差異在願不願意出那份工,出那份力。在我有多的時間與體力之下,我就邊玩邊譯,當成複習英文單字。另一個重點,那時的我還沒生小孩,晚上有的是時間與體力。

我考慮了整整一週,突然想到,我自己抱怨過一件事,為什麼現在的外國軟體廠商,只要有出中文版,都一定先出簡體中文版,不然就「只有」簡體中文版。如果是用uni-code來complier,那還好,最少軟體開起來還比較不會有亂碼的問題。我曾經用過一套外國軟體,非常好用,但就是介面只有簡體中文可以選,因為介面上的英文不難,我還自己很不要臉的寫信去說,我可以幫忙翻譯成正體中文,結論是,人家理都不理,連封回信也沒有。那為什麼現在有機會可以幫忙,而你確不幫呢?

很快的我收到了語言檔,我想他是把波蘭文直譯為英文,本想語言檔翻譯好就寄回去了事,結果發現不行,因為有些內容根本與我們在使用的技術英文差異很大,只有打開軟體網頁與軟體本身邊玩邊翻譯。裡面好玩的事,他的英文軟體網頁是由Google線上翻譯的功能,把波蘭文翻譯為英文,老實說,有看沒有懂。

最後花了一個多月時間,終於把正體中文語言檔給寄出去給了他。先說明,我不是英文翻譯高手,也不是專業作家,譯的如何,我是感覺普普,因為很多專業術語,翻譯為中文,自己看了都怪,不譯為中文,又不是每個人都有技術背景,最後我選擇了約90%以上翻譯為中文,例如,Session我採用「工作階段」的中文,等作者把正式版發表,請大家多多指教。

台灣的故事呢?

今天,這位作者寄了beta版本給我測試,突然發現一件事,他軟體裡的語言選擇裡是會帶國旗,也就是英文帶英格蘭國旗,法文帶法國國旗。但讓我傷心的事,是他自己上網找資料(Google),自行把Traditional Chinese譯為中國傳統,而且帶的是五星旗。

這星期的豪小子,加上今天看了最上面的電影「聽說,hear me」,加上我辛辛苦苦翻譯的中文被加上一個錯誤的國旗,讓我有想感慨。

台灣為什麼以前能創造「台灣奇蹟」?為什麼wiki上面的台灣奇蹟是1950 ~ 1990年,那1990年之後,台灣"你"怎麼了?現在苦嗎?聽我爺爺說 823炮戰的故事,什麼感覺?我們根本無法感受到他在炮戰下的任何感受,他說,他怕到會哭,尿褲子算什麼。我們年輕人笑成一團。

現在苦嗎?

我們現在在國際上有個世界第一、第二對手,我們更應該好好加油。媒體只想沾光抄新聞,豪小子很棒,但也不用親戚朋友十八代都請出來上電視,focus在豪小子身上,夠了,豪小子會不會開口說一句:「我是台灣人。」我都很懷疑。不如吵美牛,還算點國際相關。(以上個人意見,請勿批評指教)



這才是我想要的台灣,台灣加油,大家加油。

關於「IE6 Countdown乎已死」科幻說書系列

最近有個很好玩的網站「IE6 Countdown」,這個IE6 Countdown製作者是100%的Microsoft,但IE6不是Microsoft的產品嗎?

IE6對於Web Developer(網頁開發人員)來說,就好像萬惡之首藏鏡人一樣,我今天才知道原來史豔文與藏鏡人竟是雙胞胎!但談到IE6就不能不談到Microsoft另一非常成功的產品Windows XP,Windows XP與IE6原本就是雙胞胎+連體嬰,所以Windows XP的成功也讓IE6這個萬惡之首相對的強大。

但Microsoft從來不會說:「對不起,我錯了。」而是想辦法製造人造人7號、8號、9號(RC)??,對這個6號人造人展開追殺,以前是暗暗的來,但他們發現這個6號依著Windows XP的成功,實在變的太強大,這個強大不是說6號本人有多強,而是: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說:「任何小數字,乘以十三億,就會變得很大。」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曾說:「任何事情乘以13億,都變成一件大事。」
差不多就是這種感覺了。另外一個重點,IE6時代,有太多人為了混口飯吃,所有只好屈服於6號人造人的淫威,另人家的Firefox不能跑,沒關係,但你的App一定要能100%的能在我6號人造人的淫規之下運作,人家交100元規費,你就是要交200元,不然不是打10個就能解決。

當然,還是有很多有良心的人,會去寫相容性App,讓你的App可以在非6號人造人之下,還是能運作發展。但沒良心邪惡天才還是很多,這些沒良心邪惡人才的寫出來的為量不少6號人造人「專用App」,雖然有些專用App後來成功被7號或8號成功以美人計吸收,但連生產人造腦問名的Intel也擺脫不了邪惡天才的專用App及6號人造人的控制。一篇「Why Intel's still using IE 6」可知一二心酸。

終於,在IE6號後第三位兄弟IE9號出世前, Microsoft終於下定決心,來暗的不行,那就全面開戰吧,於是公告世人,我要來終結IE6人造人,於是有了IE6 Countdown這個網站,一句「Friends don't let friends use Internet Explorer 6, 是朋友就不用讓你的朋友用IE 6」,多美又不傷人的台詞。應該找找當年Microsoft讚美Internet Explorer 6所使用台詞來比對一下!

重點,誰是Microsoft的朋友
你嗎?我嗎?要是Windows和Office免費了,我會選擇當他最好的朋友。

不過,我對於IE6 Countdown上的數據是問號一堆,除非是世面上(Google Analytics、Yahoo站長工具、百度统计)分析技術有問題,不然以我手上幾個網站的分析數據而言,異質Browser變多了,但IE6人造人的勢力範圍都還是破50%,民間與官方永遠是差距那麼大。

個人認為,這個追殺比爾之「IE6 Countdown乎已死」計畫,想實現至0%消滅6號人造人的時間還很久,它認錯的意味還比較重些,不然我實在很少「明」的聽到「自己人殺自己人」。只要Windows XP還活在世上的一天,我信相IE6人造人就有一定勢力範圍,而且那些專用App更是讓如Intel一樣的公司,不願意受美人計的影響,跟隨升級腳步。而更強大的9號人造人,看來是與Windows XP無緣,所以我們應該是看不到Windows XP + IE 9這個組合。

可能最後還是採「自然法則」,不更新、不銷售、推新Windows 7/8/9/10…讓Windows XP+IE6這個組合自然消失。

Windows 7對Windows XP影響很大,如果不考慮硬體及x64軟體相容性問題,我真的會選擇Windows 7,Windows 7正一步步收復失土,把以前種種的不應該修補起來,單純就工作而言,我還真的希望這個「IE6 Countdown乎已死」能成功,那麼我就可以當個有良心又不用寫相容性App的人,希望接下來能有更強力的作為,而不只是一張統計圖。

今天的科幻說書系列,希望你會喜歡。

ps... 媽呀,原來我還真會蓋。@_@

寶寶第一次的腸病毒

  星期二晚上(2009/6/16),要去接寶寶回家,保母說,寶寶好像感冒了,有點發燒,摸一摸,還真的有燙,所以就帶著小孩朋直接往清大診所去了。到了診所,恐龍醫生做了細部的檢查,手、足、口、耳、聽呼吸…很好,沒有什問題,不斷交代發燒就是「喝水、喝水、再喝水」,還有穿散熱好一點的衣服。

  原本以為只是小發燒,拿了退燒藥水就回家了,第二天(2009/6/17)日,凌晨四點多,寶寶哭鬧,發現,頭部溫度好燙,由原本37度多,拉高到38度多,快點給她喝退燒藥水,過了約半小時,情況比較穩定,寶寶又入睡了。但這時的我,已經睡不著覺,就帶著小花又去我們早晨的散步。

  8點多,寶寶溫度又再拉高到38度多,心想,寶寶這樣的情況,也沒有辦法去保母那裡了,而因為媽媽安親班的小朋友下週要考試了,沒有辦法請假,只好由我當幾天的超級奶爸了,所以一早就請了假,在家帶小孩。

  原本媽媽一直希望我快點帶小朋友去大醫院做檢查,但我印象中在哪裡有看過關於寶寶發燒的資訊,找了找,原來是「兒童手冊」裡就有了,這本兒童手冊真的是要好好的讀,對於新手爸媽,我認為「媽媽手冊」與「兒童手冊」都應該好好的讀,內容上都是比較偏實用性,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是不錯的入門。

  我一直認為,我們在教育方面還有很大、很大、很大的進步空間,教育是百年大計,教育沒有速成班,最近的新聞都不太能看,可以說是「問題少年集」。這,我有空再來打一篇來討論。

  小朋友發燒,除了退燒藥外,其實也別無他法,退了又燒、燒了又退。兒童手冊裡也有寫,不要浪費醫療資源,不要小孩一燒就往醫院跑,重點還是在水份的補充及照顧。但到了17日下午四點左右,寶寶第一次嘔吐,體溫也第一次來到39度多,看起來情況沒有好轉,而且更差,所以二話不說,還是帶著寶寶馬上往大醫院去了。(我不知道這樣是否浪費醫療資源@.@"")

  還好,當天下午看診的小朋友不多,等了十來號就換到我們了,醫生問了問情況,一樣做了細部檢查,肚子、手、足、耳、口…喔喔,這位爸爸,你的小朋友得了「腸病毒」!Waht!來,我用給你看,你看看小朋友的嘴巴整個都潰瘍。看了看小寶貝,心想,還好,還是有帶你來看醫了,昨天檢查還只是發燒,今天就變成腸病毒,還真恐怖。

  醫生交代說,腸病毒沒有特別的藥,基本上,會開塞劑和退燒藥水,如果發燒超過39度,就使用塞劑,如果沒有就使用退燒藥水(和診所拿的一樣)。除非是一些特別的症狀,才會有住院的需要,特別要我注意。

  1. 嗜睡
  2. 意識不清
  3. 手腳無力
  4. 無法吞嚥
  5. 持續嘔吐
  6. 抽搐
  7. 厲害咳嗽
  8. 呼吸急促或因難時
  9. 高燒不退(39度三天以上)

  只能說,現在的病毒越來越強,越來越毒,像前陣子,我沒事也拉肚子拉到出血,發高燒,到醫院掛急診,就住了兩天醫院,一天睡在門診大廳,一天睡在急診室裡。第二天醫生問我要留下來觀察,還是要回家休息,想了想,還要睡在急診室裡,還是快快回家比較好。醫院「生意」太好,也是有問題,醫療品質…只能用「低到不能再低」來形容,我怕被醫死,算了,還是回家等死好了。

  這幾天,寶寶實在很幸苦,難過,喝不下奶奶、其實連水都不太喝,要不斷注意溫度,時間到了,就趕快灌退燒藥水,讓她能有一小段舒服的時間。

  關於寶寶,現在有很多專書可以參考,如果你想當個「超級」好爸媽,要讀的書,不會比學校來得少,但這也是我上述所談的教育問題之一,「誰有這個時間來讀這堆書?」

  一個小朋友,你是要隨便養?照書養?用心養?我認為用心最難,用心加用對方法更難。那是除了要很有耐心加細心加愛心,還要有智慧。教好一個小友朋的智慧,我不認為會比拿一個博士學位要簡單。如果有那種超級會教小孩的人,或教育小孩超成功的人,我們政府應該頒給一個社會學位給他,然後給他教授級的薪資,請他到各大院校授課。(離題了,又要歸入胡思亂想Tag了^.^)

  網路也有許多資源:

  一個是關於腸病毒、一個是關於新手爸媽。各位爸媽一起加油,用心照顧,讓各位的寶貝都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像大樹一樣的高。

Anti-Spam"內容過濾"功能建議

  不管那一套Anti-Spam軟體,基本上都會有"內容過濾"這一項,內容過濾,基本上是針對特定文字內容來進行過濾的動作。那內容過濾效果如何?基本上So So,因為Spamer也很聰明,只要在內容排版上進行一些功夫,就可以避開過濾。而Anti-Spam廠商提供另一種進階過濾方式,Regular正規化方式。反正就是「你防我解」的遊戲。

  不過,當你使用內容過濾一段時間後,你就會發現,誤判的機會會提高許多,例如之前所提「林口交流道事件」,最近也有一個是使用正規化的誤判:「傳.*銷.*高.*手」,就是說,整個文章中,只要出現這四個字,不管位置如何,就判定為Spam。但我和業務同仁討論後,「傳遞、傳給我、傳真號碼…」「銷售情況」「調高、調低…」「手法…」,東加西加,就誤判了。

  程式是很呆的,我們說一它不會做二。

  最近加強內容過濾,提升的還不錯,最少提高10%判斷率。但發現,最近有一封(或有一堆)英文信,內容大同小異,有點基礎的就知道,Spamer會不斷換IP來發信,所以封IP對我們而言是沒什麼用,這種工作還是交給上層的「雲端」去做,但這些的Spam內容裡只是不斷在改其中的URL,例如,其中有一段文字:Click here to open picture,但每一封所帶的RUL都不同。

  我就很好奇,去一個一個反解這些RUL的Domain,答案BingGo,這些英文信件中的RUL反解出來的IP全部一樣,都是到同一台Server。其實這樣想就合理了,我發Spam mail就是要你去「點」郵件裡的鏈結,而Link對應這些Server的IP總要固定吧。但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Anti-Spam有這方面的功能,就是針對內容過濾中的URL的IP去過濾。
  
我只要設定郵件內容裡帶有URL的我就去反解出IP,如果IP是在我的封鎖清單中,那就封鎖起來,不給進來。

  自己想想,這是個不錯的功能建議,就打電話給TrendMicro,問了一下,確定目前他們的產品線沒有這樣的功能,所以我就給了建議,他們也說會考慮進去。

  自言自語:我可不可以收點專利費?@.@

Client/Server的個人電腦

  科技在進步,但我看不到好處。有時我認真的在想,所有科技技術的進步只是為了「利潤」,就這樣,沒了。沒有利潤一切免談,也就是「商業化」,如果有一種科技能讓你變成「超人」或是最近的電影「鋼鐵人」,但全世界只有一套,這樣的技術是沒有前景的,縱然它是高高高科技。

  目前電腦的世界又回到了x86與大型主機的世界了,怎麼說?

  目前電腦CPU已經進步到多核心(Multi-Core),而且技術成熟,以目前電腦標準配備都是雙核系列,如果你有多一點money,那四核系列也不是問題。但我真的很好奇,一般User除了打3D電玩時,那個CPU的效能什麼時候會是在100%?目前作業系統(Vista)沒有來個2GB RAM來跑,根本就是自尋死路,就我看到,加到4GB RAM也沒了不起,但我還是那句話,那個RAM什麼時候的使用率才會到100%?

  好啦,我不用那怎高的效能,所以廠商搞一個UMPC…之類,然後想出一個很棒的訴求:百美元的電腦。一台小小Monitor、小小KeyBoard的NoteBook出現了,本意是要給那些買不起電腦的人可以有另一個選擇,但實事好像也不是這樣。

  不過,我在想,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 PC)已經到進步到不輸早期超級電腦的層度了,那是否可以來個回到早期Terminal的時代,每個人家中只要一台這種高檔一點的主機,然後每個人需要使用的人只要有無線Monitor+無線KeyBoard+無線Mouse(或是一個Touch Monitor),然連進主機就可以使用所有的軟硬體。

  以目前的技術,我想這樣的夢想應該是不難實現,而且也不是沒有這樣的技術,但我想說的是,這樣的內容如果能夠實現在「一般家庭」那就太完美了。印象中好象是Sum還是IBM有提出「行動辦公室」這樣的概念,但我想的是類似早期大型主機時代,所有的Client都要Terminal到Server進行作業,所有的動作都是在Server完成,Client只是顯示結果。這很像Unix-Like中XWindow裡的XServer-XClient的運作,但我也沒看到有人把這樣能力發揮到百分百。

  我的想法中,這樣的做法不但好處多多,也合乎目前最火熱的「節能減炭」的觀念。使用少數的PC為主,週邊只要是可以連線的設備,就可以連入作業,這樣不是很棒嗎!

COOL客召集令!脫掉、脫掉,節能由脫掉開始

  感謝「COOL客召集令」主辨單位,雖然我沒參加資格,但還是接受了我的文章,所以我決定在靈感還在時,再追加一篇"節能,減炭,環保何需新科技--番外篇2",從脫掉開始吧!

  流行天王,走紅港台陸三地的杜德偉以一首:「脫掉、脫掉」再次造成流行或轟動。其實回想千萬年之前,我們還在猿人時代,一切都是那怎的原始,在我的想像中,我們在進化的過程中,原始的我們在"衣"的需求上並不是因為會感到"不好意思"而穿上的,原因應該只是很單純的保暖作用,而"坦承相見"在那個時代很一件很正常的事。就算是現代,想著非洲的土著,很多女性同胞還是上空兩點的在工作,在生活,她們也不會怎麼樣。

  但進步之後,我們開始有了思想,有了文化,人們開始產生羞恥心,開始產生禮義廉恥,「衣」變成了必須品,變成了一種基本的禮貌,簡單的服裝,讓人與人相對時不會那怎的怪,再進步到是一種階級的文化,早期的士、農、工、商穿的衣服都不一樣,在「官」的分壘又是最清楚的。但在近百年來,「衣」又進化成一種奢侈品,例如常想到的L牌、G牌等。

  我想,如果由「衣」來節能,應該也能達成不少成果。原因之一是我Email中珍藏的一張「養眼圖」,這張養眼圖想必很多人都收到過,這張標題為:Positive Proof of global warming. (中文標題為:全球暖化的證明)的圖片,記得,當時收到時只是會心一笑,現在想想畫或作這張圖片的人多有遠見,就是要跟我們說:脫掉、脫掉,節能就是要先從脫掉開始。

(來源:Internet, 不可考)

  我認為這張圖最後可以再加上個年限2010或2020,然後掛上樹葉,Welcome回到原始人時代。

  所以我提倡除了光頭再來一個「全球夏日脫掉脫掉」活動,把身上不必要的衣服全部脫掉,然後將台灣文化推展到全世界。什麼,又聽不懂了,脫掉與台灣文化有什麼關係?有、有、有,你聽我解釋。

  我們台灣有一項非常特殊的文化資產,叫做「西施」,我暫稱他為「台灣西施文化」,這個西施與「檳榔」無關,因為我要談的是穿著。我們台灣西施可以說是節能界的代表,如果在相同條件下,衣服穿的多和少,穿的少的人,代表他們冷氣的冷度一定比多的人高,冷氣多高一度代表他們使用的能源就會比較少,所以說在夏季應該仿傚這些西施,全民變西施。

  除了在大太陽底下,不然規定男生女生都必須穿泳裝。這怎做有什麼好處呢?

  1、穿泳裝,不是不穿衣服,可以合乎禮儀,又使用最少布料穿著來節能。
  2、如上所說,在非太陽環境下,泳裝可以讓身體保持在最涼爽的狀態之下,可使冷氣以最底限度運作(或許電風扇就夠了),可省下之電費一定相當可觀。
  3、由於泳裝會把你/妳最完美的部位展現出來,想必能帶動少吃、多運動的風潮,少吃也是一項不可多得的節能運動,像石英的廣告詞:「現代人吃好沒問題,但胃確出問題。」肥胖已經是現代文明病,由泳裝可以減少肥胖文明病的產生,利害吧!
  4、泳裝可以用最少的洗衣粉,洗衣服的髒水最終都是排放到河川中再流向大海,對整個環境的污染也是不小,利用泳裝的方便清洗特性來做環保也是一大特色。
  5、泳裝可以提高辦公室戰鬥力,雖然剛開始推廣應該會讓辦公室內的男男女女心神不拎,但日子久了,等大家習慣了,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必然是心曠神怡,在精、氣、神都充滿環境,效率那有可能不好,或是訂下績效規定,如果業績、績率不好,就多穿一件來上班!
  6、泳裝可以帶動觀光,如果將台灣西施文化打向國際,相信可以為台灣帶來龐大的觀光經濟,不用苦等陸客,世界五大州的客都會跑來我們台灣。帶動經濟,拼觀光,多好。
  7、現代科學已經證明,男性每天多看五分鐘的美女,一輩子可以多五~十年的壽命。(新聞報導沒說女性是否一樣)就以上理由,看美女可以延年益壽,讓台灣變成全球最長壽村,吸引外國移民,讓台灣成為全界移名第一選擇。(5, 6, 7 好像跟節能無關,離題了@.@)

  用星爺在少林足球的口氣說:「少林泳裝就是讚、少林泳裝就是酷。…一定要將少林泳裝發揚光大的。」

  唬爛了一堆,目前的節能不外與石油類有關,不然就是冷氣用電類,再不然就是糧食問題。泳裝可以減少衣服在石油方面的製造成本,因為他的用料最少,當然是節能的首選。泳裝是節約用電最佳服裝,又涼爽又好看,也是首選。泳裝可以讓人不敢大吃大喝,注意身材,節省糧食,也是首選。

  那你說,在這暖化問題嚴重,如果由服裝方面來節能,當然是選泳裝,不然還有什麼選擇,那片葉子嗎?

  泳裝,萬歲。

  註:在寫完本文後,在活動網站上有看到許心欣女士的文章,其中有提到日本節能衣的觀念,我想是我誇大了點。6.6"

COOL客召集令!光頭光頭,省能源就從光頭開始

  好高興,本King Kong Blog收到的第一個意見回覆是來自對"節能,減炭,環保何需新科技"的文章回覆,我很認真看著活動內容,想著一些Idea,應該來寫一篇"節能,減炭,環保何需新科技--番外篇",這一篇就從光頭開始吧!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是從小教育的觀念,但就那個「髮」字我比較有意見,現在是2008/7/17日,21世紀已經過了8年7個月零17天的今天,「髮」已經是個多變的名詞,看看滿街的髮型設計店面,在我婆婆未懷孕前,每年花費在頭髮、髮型設計上的費用,應該是數目不少。

  我想,如果從頭髮來節能也是不錯的方式,你在想如何說?

  很簡單,我們來推行一個「全球理光頭」的活動,光頭是我的第二個頭上的夢想,在學生時代,由於教官的關係,男同學都在想盡辦法把頭髮留長,每次要檢查頭髮前真的是花招百出,為的就是那頭長髮。我頭髮最長時應該是大學,長髮及肩,圓圓的臉加上那一頭長髮,照相看起來還滿上相的。

  不過,畢業後的我,最想是的理光頭。在這大熱天中,其實理個短髮已經很不錯,但是還是需要每天洗頭髮,吹乾,想一想還是很麻煩。如果我可以理光頭(用"如果"是家裡還有"大人",她不准!@.@):

  一、不用浪費洗髮精;每天洗頭髮的洗髮精其實也是一種對環保很大的負擔。
  二、不用洗頭髮,所以進而可以省水、省瓦斯,又是一項節能的表現。
  三、不用浪費吹風機的電;吹風機可是高耗費能源的產品,我認識的人之中只有少少數幾個是洗完頭髮不用吹風機吹乾的,如果可以把這些能源節省下來,我認為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四、光頭能提升身體的「涼度」,這樣就能減少開冷氣,或是提高冷氣的溫度,達到節能的效果。
  五、光頭不用整理(可能要打打臘),可以節省的許多整理的時間,把時間花費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所以理光頭應該列入時間管理的教材(目前沒看到)。
  六、理光頭,快又簡單,而且等它生長到一定長度,應該已經夏天變冬天,冬天不用理髮,可以保溫暖,夏天再理光頭,省錢又環保,一舉多得。
  七、由第六點延伸,理光頭的時間短、次數減少,節能效果再加1分。

  我想,不知道如果我投稿,這個「COOL客召集令」的活動兩位活動代言人--黃國倫、許心欣,不知是否會先理個光頭來表決心。

  以下為網友提供之活動網址:
    http://city.udn.com/10030
    http://act.udn.com/coolseven/index.html

  活動不要只是代言,寫寫文章(兩位代言人寫的不錯),如我之前所說,如果只是代言,又是一家廠商想借環保議題來發個財、打個名聲,那就沒什麼好參加。如果這家廠商真的有心想救地球、做環保,那除了這七日的活動外,真的可以拿出具體的建樹,那才是我想見的!

  光頭,萬歲。

  註1:感謝網友Y.J.提供這個資訊給我。
  註2:看完活動內容後,我想我是沒有資格參加活動,參加資格裡有一條「張貼活動貼紙串連」一項,我就做不到,你在我的Blog看不到廣告這種東西,尤其是商業性質的,如果是公益性質,我還會考慮放一放。雖然我沒資格了,但我還是會想提供一些我自己關於環保的想法,這篇光頭文章我會Mail給活動單位,希望能為地球進一分心力。

當高速公路不高速

  當高速公路不高速,為什麼收費站要收費?這是我常開高速公路的一個疑問?

  我27歲買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台汽車,買了後也驗證了前人的話:「買車容易 ,養車難。」每5000公里的保養費、還算固定的耗材費(機油、XX油、輪胎…)、95汽油費、每年的燃料稅、牌照稅、強制險、可能外加甲式或乙式或丙式車體險、第三責任險…等保險、外加有法律保護的收費站「過路費」。

  在所有的費用中,我獨獨對這個合法的過路費有意見!
  我常從新竹開車回宜蘭,在未有小黑之前,回宜蘭、或東跑西跑多半是以大巴士或火車為工具,路線一:由新竹坐大巴士到台北轉火車再到宜蘭,路線二:由新竹坐火車到台北再轉向宜蘭的火車。台鐵直達宜蘭的車次少,人又多,所以很少坐直達車,而我們國家的火車的「準點率」實在不好,誤點是常有的事。其中,還真的有幾次碰上了大誤點,也是這些大誤點才讓我知道,原來如果火車誤點超過一定時間是可以退費的。

  我單純以一個「消費者」的角度來想:「為什麼當我在高速公路沒有享受到應有的服務,為什麼我們還是一樣要付一樣的費用?」或是說:「當高速公路不高速,管理單位為什麼沒有辦法管理呢?」

  要是我,就訂一個辦法,在台灣容易塞車路段交流道口設計一個如同停車場出入口管制閘門,當某某路段的時速低於多少且已經多少時間,就放下閘門,只准下不准上,要等的人,車息火,等時速高於多少,再開放上高速公路,不等的人,走替代道路、省道…等。用半強迫式來讓一些不必要走高速公路的用路人來走這些替代道路。或是像一些年節時的「高承載」,能在這些常塞車路段來常態性的實施,也是個不錯的想法。

贓車尋獲率大大提升的方式

  今天(2008/5/27)下班去加油,才知道今晚凌晨油價要提前調漲,慢慢排了二十分鐘後,終於加了油,離開加油站!
  在加油站的二十分鐘,突然想到,一個Goog idea。
  台灣汽、機車的失竊率那怎的高,為什麼不在加油站這種地方安裝個「車牌辨識系統」然後與警方連線,所有的車輛除了被「解體」或轉運去國外變買之外,我想在路上跑的汽、機車應該沒有不需要加油。只要是需要加油的車都需要進加油站。進來之後,掃一下車牌,如果有問題,馬上通報警方。
  雖然可能這些偷車賊可能帶著油筒/油箱去加油,但如果規畫得宜,例如:需登記加油者資料等。應該可以讓這些開贓車的人可以增加非常大的不便。也應該可以讓贓車尋獲率大大提升。

  P.S:我想在「高速公路收費站」使用這種方式,也是不錯的方式。

想要一張萬能的卡

  昨天,去B&Q買個排風扇。因為小小的房間中,如果只是一個電風扇,只是單純的熱循環,最後還是要開冷氣才行,真的是非常的不夠力,所以再窗戶再加一個排風扇,使空氣能對流,真的,涼意都來了。
  就在去結帳時,小姐就說,有會員卡嗎?我說:沒有。那你要不要辦一張,可以累積紅利、現金回饋?想想,現在這種物價高漲的時候,能省就省,反正也沒差,花了個二分鐘辦了一張。很好,這一次累積了5點。
  「會員卡」就消費者來說是不錯的權利。就我個人而言,目前最實用的是Happy Go卡,也不是什麼信用卡,只要「紅利點數」足夠,每次消費最多都能再少個一成(10%),也不會管你是不是買特價品。對企業而言,消費者的忠誠度會增加,來店次數增加,消費金額增加,企業提撥少許利潤來回饋給消費者,來形成雙贏。
  但回到家,打開個人皮夾,嗯~卡片已經放不下了,總不能要我出個門去7-11都要帶個「總整理會員卡專用皮夾」去,然後再從中間第23張拿出i-cash來買東西吧!有業者還拍過類似戲情的廣告,問題是他們的訴求只是說我們的卡福利比別人多,所以快來辦吧!
  回家就開始亂想,我們已經過了21世紀的第八個年頭了,什麼時候才能有「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演的電影「魔鬼複製人(The 6th Day)」中戲情一樣,使用「指紋」來付款。
  我要求也不那怎多,我想要一張萬能的卡,這張卡能把你所有需要的資訊記錄其中,當你走進一家店要結帳時,讓櫃台人員刷一下或感應一下萬能卡,他會說:先生,你目前還沒有我們的會員資格,你是否要加入,加入的話,可以有額外xxx服務及xxx折扣。沒問題的話,請輸入你的確認密碼(或是按指紋也不錯,需要有身份認證來允許)…請你確認一下,沒有問題的話,我們會馬上將會員資料寫入你的萬能卡中。恭喜你,你已成為我們的會員,你能立即享有所有會員的權利。不管去A店、B店、C店都是拿同一張萬能卡片,我們出去逛逛,除了預定要買的東西,我相信很少人能知道我今天出門會在那家商店有消費,事先能知道,還能把那家店的會員卡拿出來,例如:以前常去HomeBox買東西,出門前就會先拿出HomeBox的會員卡。但這種隨機式的,好像除了帶那「總整理會員卡專用皮夾」外,好像沒有比較好的辦法?帶一個塞滿卡片的皮包來炫耀,好像也不錯???
  其實這很像我們網路上使用的「一次登入」技術,就像今天,申請了Google帳號後,登入Google後,我就能存取所有Google提供給我們的服務,有Gmail、Blogger、Google文件…你不需要再不同服務之間還需要重新登入。但就目前的網路世界,其實也沒好到那裡去,基本上與真實世界差不多,各公司各自為政,也不想與別人合作。你能在Yahoo登入,然後存取MSN的信件嗎?目前有一點點進步是在IM上,Yahoo與MSN的IM軟體,可以互相搜尋帳號,然後加入對方,但你能在Yahoo的IM軟體中加入Google Talk的帳號嗎?
  我想,在這方面的技術不是沒有或做不到,只是「整合」這方面資訊的複雜度或許不是我能想像的,但這又是我心中一個小小的期待,希望未來世界能更有「合作」、更方便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從出生到結束,非要有幾百來張的「卡」才能完成這一段旅程。

  註:這張萬能的卡只是個統稱,可能依類別、性質不同有兩、三張(例:萬能信用卡、萬能會員卡、萬能個人資訊卡(整合:身份證、健保卡、行照、駕照…)、萬能金融服務卡),但不能太多,多了就沒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