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成本

  國際各項資源不斷短缺,使各項物資不斷價格不斷上升,在這次國際油價上漲前,大前研一提出「M型社會」的理論,受到非常熱烈的討論,而為什麼大家稱他為「大師」不是沒有道理的。

  前幾日,開著我的小黑(Ford Focus黑色)上班,開下地下室,停好車,準備坐電梯,叮噹,電梯小姐:電梯門開了,上樓,進入電梯,電梯門要關了,請問要到幾樓?(幻想)旁邊有兩位在外商公司上班的人,聽著他們的對話,
  A說:那個Sales怎麼處理?
  B答:我說,你真很棒,說的也很好,但是就是沒辦法說服我!
  A問:為什麼?
  B答:他原本是說225(萬),但交車時又變成226(萬),我就不爽!
原來是在談車子,而且在談一台是我小黑身價約4倍的高檔車。

  最近張忠謀(Morris Chang)先生提出:「富人增稅說」,讓許多「大老闆」不是很高興(例如:徐董),其實我個人真的很喜歡張忠謀先生,原因很簡單:「他敢站在老百姓的立場,說真話。」他談論的很多東西,你認真的了解,你會發現,他都是經過認真思考了解,且最重要的是他不會把「利」擺「錢」頭。是真的有建設性的建議。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不久前也是提出「富人增稅」的說法,他說:「公司的清潔工稅率都比我高…」。

  我想,原本的金三角架構的社會已經慢慢在轉變,轉變成一個M型社會,中產階級慢慢消失,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些大師利害的觀察力。但這一個M型社會是如何造成的呢?我想,其中有一大部份是,有錢人與窮人的「生存成本」不同。

  什麼是生存成本?我舉一些例子。

  今天星期五,下班後,如果我開著小黑上高速公路,行經收費站,拿出一張40元的過路費,交給了國庫,那40元佔我收入的比例,與我隔壁一台雙B級的小黑,一樣拿出一張40元的過路費,交給了國庫,那40元佔他收入的比例。

  油價上張以來,上漲後的成本,對一個月收入3~4萬的上班族,開著平價的小黑,與一個月收入數十萬或百萬,開著數百萬名車,這兩者明顯不同的「生存成本」的壓力,一個月如果多3000元支出就好,一般人如果是:30,000/3,000=10%,一般人就平白少了10%的收入,相反的就是多了10%的成本,有錢人如果是300,000/3,000=1%,這3,000只佔他們收入的1%,一來一往,你說差多少?

  就如同經營一家企業一樣,如果有兩家企業A與B,產品、行銷、人員、研發、財務完全一樣,但A企業所花費的成本是10%,B企業所花費的成本是1%,最後A企業與B企業所產生的結果(假設是股價)當然是完全不同。

  要成為一個有錢人,可能很簡單(抓對時機),也可能不簡單(白手起家),但總要是好好努力,成為一個「生活幸福美滿的富人」,而不是「有錢沒生活」、「有錢的窮人」的有錢人,「富」不只是單單指「錢」,而是你的生活、感情、家庭、人生都充滿了幸福,我們也可以稱自己為「富人」,生活中的有錢人很多很多,但富人卻少之又少。當然,如果是「有錢的富人」那就100分了。

  或許「錢」的M型社會我們無法避免,但希望我們能有一個「富」的A型社會,創造一個A>M的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感謝您的留言,如果我的文章你喜歡或對你有幫助,按個「讚」或「分享」它,我會很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