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瑕的程式碼《軟體工匠篇》-審校序

無瑕的程式碼《軟體工匠篇》-審校序

無瑕的程式碼《軟體工匠篇》

一開始的前幾章,Uncle Bob 火力展示 TDD 的實戰應用,從無到有,手把手教你起手式,透過自然而然的推論,最終完成一個又一個的「演算法」。重點是他提供的影片。我觀看第一則展示 Stack 的影片時就被嚇到了。

TDD 嚇到我嗎?不是的,是影片中 Uncle Bob 的笑聲嚇到我了。

不論是學習程式、語言、開發、上台分享、參加研討會⋯⋯開發人員們,你有 一邊 Coding 一邊大笑的經驗嗎?老實說,Coding 那麼久,除了在克服難關攻 上山頭時會開心高興之外(也只是心情上),好像從來沒有過,像 Uncle Bob 一樣能邊笑邊寫程式。他的笑,就像跟 Baby 學走路一樣,只是前進了小小的一步,就足以讓你開懷大笑。這才是開發人員應該有的心態,為自己前進每一小步而開心大笑。

本書的影片沒有字幕,因此我利用 Whisper AI 幫中文讀者轉錄了字幕檔,讓英聽不是那麼好的讀者,可以開著字幕檔好好當一下 Uncle Bob 的學徒,更好理解文字無法表達的展示情境。(當然,現在英轉中的 AI 工具已經唾手可得, 讀者想的話,DIY 一下吧。)在 AI 轉換過程中發生了一件事,你會發現,有兩個 clean_craftsmanship_sort2(_2).txt 的檔案,sort2.txt 在 12 分 33 秒後開始當機,同一模型試了幾次都一樣,後來換了另一個模型,才有了 sort2_2.txt 的正常輸出。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經驗(我個人前進一小步),因此請編輯把兩個檔案都保留下來提供給讀者。

除了 TDD,本書「第 3 章」裡面對於測試的講解,更是解開我多年來對於測試物件的疑惑:Dummy、Stub、Spy、Mock、Fake,你知道這些測試替身物件之間的差別嗎?你知道它們之間的使用時機嗎?光是搞清楚這件事,我認為已值回票價。

另外,在本書看到「測試替身」這個術語時,我有點激動。原因是,當初我在翻譯《Martin Fowler 的企業級軟體架構模式》時,被一個詞 Stub 卡了許久, 後來想通了整個測試物件的行為,最後採用了「替身」一詞。能與大師有同樣 的感悟,讓我差點大叫。讓我把當初的譯者註放上來:

[譯者註] Stub 本身的技術中文翻譯都沒有很好的語意,微軟技術文件翻成「虛設常式」,常見的還有「存根」、「票根」、「樁」等翻譯。譯者首次是在 學習測試時碰到 Stub 這個詞。Stub 本身在測試裡的行為是一種擬態,用以斷開原本依賴的物件,讓程式碼達到更好的可測試性。譯者喜歡看漫畫或動漫,某天突然靈光一閃,這不就是替身嗎!JOJO 冒險野郎的替身、火影忍者的影分身都是 Stub,它是一個可以代表本體的身分的替身。電影裡也常有 Stub 的身影,葉問的木人樁、拳擊手的練習沙包都是一種真人的練習替代品,也 有引申為替身的意思。(《Martin Fowler 的企業級軟體架構模式》p.501)

當我看完「第 3 章」才發現,原來是我格局小了,原來⋯⋯(留給讀者去瞭解。)

看到這裡,你會不會以為,這是一本專談測試、TDD 的書。千萬不要誤會,測試很重要,但還有比測試更重要的事情(我個人認為)。在 AI 技術大爆發的現今,開發人員的地位被提升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層級,而在學校,通常也只 是教你某個程式語言及相關程式或 API 開發的技巧。但對開發人員應有的「紀律、標準、倫理」並沒有太多著墨。或許你不會用 TDD 來開發,你不會寫單元測試,但你應該保有「紀律、標準、倫理」,這部分應當印成類似「員工手冊」 的「開發人員手冊」人手一本才對。

我細細思考身邊認識的開發人員,只要是往「紀律、標準、倫理」的方向前進的開發人員,我不敢說都會成為 TDD 的信徒,但最少都會成為測試的一員。在寫完產品程式碼時,不寫測試,慢慢的不敢 commit,綠燈就是你能按下 commit 的通行證,綠燈就是你的信心,你的保證。

因此,我想重述我在《重構:改善 .NET 與 C# 應用程式的設計,償還欠下的技術債》審校序中的一段話:『曾經有人問我,如何區分資淺和資深開發者?以技術能力而言,我會把「測試」當成其中一項評估指標。』(《重構:改善 .NET 與 C# 應用程式的設計,償還欠下的技術債》p.iv)


在《重構:改善 .NET 與 C# 應用程式的設計,償還欠下的技術債》中,也花了不少篇幅教大家如何有技巧地提出重構的 Sprint 或 Task。相較之下,Uncle Bob 認為,重構就跟『煮飯時……在烹煮過程中隨手清洗備料用的器具』(本書p.242)一樣,只是日常紀律,開發時隨手清理髒亂的程式碼。看完後有點汗顏。但細細回想,我們比較像「重寫」而非重構,因此需要為「重寫(改變 了行為)」想盡辦法安排 Sprint 或 Task。

《無瑕的程式碼 軟體工匠篇》可以引起回憶的地方實在太多,例如「估算」這 件事。2016 年左右,那時公司剛導入 Agile/Scrum 沒多久,大家都還在熟悉這一套框架,只是個還在練習如何為 Story 估點數的新手。

那時我被指派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需要研發一個能統一存取資料與服務的核心功能(參考 twMVC#42:https://s.poychang.net/dev-udsp)。能接到有難度的任務,心裡是高興的,但每週的 Planning Meeting 我都好有壓力,每次在填寫預估數點時,我心裡都非常難過,因為我知道我又說謊了。我知道我有能力能完成這個任務,但任務的難度難到我完全無法預估何時能完成,但那時的 Agile/Scrum Game 讓我別無選擇,只能一次次成為「狼來了」的小孩(我相信團隊也知道,只是不說破)。

幸運的是,不論是團隊還是老闆都知道這個任務的難處,放手讓我專心研發。最後整整花了 6 個月(24 週)的時間,突破所有的難關,終於開發出來平台所需要最核心的功能,現在這個平台為整個開發團隊提供非常重要且核心的服務。但說真的,如果時光可以重來(或早點讀到本書),我會選擇說實話,落實「誠實」這條倫理,跟老闆及團隊好好溝通,而不是每次的 Planning Meeting 都非常心虛的填預估數點,如犯錯的小孩一樣低著頭說,再給我 1 個 Sprint 試試看。(God !好可怕的回憶。)

《無瑕的程式碼 軟體工匠篇》寫著開發人員進入匠人桃花源的一切關鍵,如同書中對於 100% 涵蓋率的見解:『100% 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請把 100% 這個數字視為一個漸近的目標』(本書 p.256),堅持每天持續不斷的進步, 那怕是 0.01 也好,這是開發人員成為匠人的最佳實務。

最後感謝編輯國鳳的邀約,讓我能品嚐(閱讀)到如此的美味的書,滿足,太滿足了。感謝我的家人們,每一次都是佔用你們額外的時間,來成就這些額外的工作。

天瓏預購連結:無瑕的程式碼 軟體工匠篇:程式設計師必須做到的紀律、標準與倫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感謝您的留言,如果我的文章你喜歡或對你有幫助,按個「讚」或「分享」它,我會很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