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六年,人生最快的日子,尤其是最後兩年帶我們的秋妃導師,可能是剛畢業加上新手,我們是她所帶的第一屆學生,所以對我們用盡全力,而我們也與她建 立深厚的感情。六年級畢業那天,我們最後要離開校園前,全班同學大家在教室哭成一團,因為大家好愛這個老師,好捨不得離開她,她的努力我們班上的同學都知 道,其中還有一些人成為他的乾兒子。
我還記得我畢業時,她在我的成績單上只有題上一個字:「頑」,在當時這個字已經超出了國小的範 圍,我根本就不知道這個字的意思,頑?而老師好像知道我的心事,還解釋這個字的意思。我已經忘了她怎麼解釋,但我永遠記得我是個「頑」,到高中畢業前,我 還是一直過著頑的生活,雖然有點荒廢學業,但日子我自認為還算精彩。
畢業後的幾年,國中、高中,尤其是高中,雖然同學們都已經分東西,讀高中、讀高職…,但其本上大家都還是在宜蘭,所以很好連絡,我們在大家還沒到外地前固定教師節都會回去拜訪老師,而且那幾年的聚餐可以說是很快樂的。
教師節(於每年9月28日,此日亦為中國古代教育先驅孔子的誕辰),原意應該是表達這一年來對老師的幸勞,讓我們表達一些敬意。還記得,每年教師節我們 都會去吃大餐,而且都是我們平常吃不起的大餐,記象中有一次是吃「鬥牛士」,重點是每次都不是我們「付錢」,想想,如果20個人,每人500 元,20*500=10000元,這個數目前十幾年前是很大一筆錢,但我們心愛的秋妃老師對我們從不吝嗇。而我們也常半開玩笑的說:「教師節原來老師要孝 順學生。」、「老師妳還希望我們明年來找妳嗎?」雖然畢業多年,也多年沒與這位令我們懷念的老師連絡,但我依然想念的這位好老師。
說了怎麼多,跟「英文」有什麼關係?
有,有非常大的關係,關係就是:「一個好老師與一個壞老師的故事」,好老師我說完了,接下來說壞老師,其實接下來的這位老師一點都不壞,只是個剛畢業又沒教學經驗的的菜鳥老師,使用了她認為很好的方法,但確讓我後悔一輩子。
話說,升上國中後,第一次接觸到物理、化學、英文…的科目,那時候認為為什麼全世界最難的項目要全部集中到國中來讀,看著一堆看都看不懂的化學符號,聽 都聽的不懂的Good Morning, Mr Lin.,但我還是很認真想辦法的學。化學,我真的認為老師教得很隨便,老師還會在課室上有意無意的提示,如果想學好化學就要到他開的補習班去,因為我不 想也沒興趣搞懂化學這門課,當然是沒有去。英文,跟國小的國語一樣,老師用飛快的速度將英標教完,我只記得a、e、i、o、u,這五個是母音,其他根本不 記得,而我只好用最笨的方法,使用注音符號來代替英標,而這就是我的發音及拼音,雖然不行,但英文考起試來成績也不會太差。
到了一年 級下學期,我們來了位剛畢業的新女英文老師。這位老師,本來是沒怎麼樣,而就在期中考時,印象中我英文考了九十幾分,結果這位年輕的女英文老師在發考試卷 時說:考九十分以上和不及格的都要打手心,當然全班聽到當然覺得這位老師是否腦袋有問題,不過他的理由很好笑,她說,這次的考試內容很簡單,考九十幾份的 這幾位同學很不小心,錯了不應該錯的地方,我相信這些內容如果你們用心檢查,應該是不會錯的,這次是讓各位記得以後要小心檢查。
那是個「體罰」的時代,父母親希望老師打的越重越好,自己不乖、作業不寫,雖然被打過不少次,不過都沒有這一次那怎生氣,考好也被打,考不好也被打,是怎樣?而且這位求好心切的老師,對這幾位九十幾分的同學還打得特別大力,真的是讓我生氣,所以我下了一個這輩子最錯誤的決定:我不在讀英文、English。
從那之後,不管是什麼考,大考、小考、段考、期中考、期末考…管他什麼考,反正英文就永遠是我最後一本看的,或是…就不看了。當然英文的成績一落千丈,可以這樣說,到高三我想讀書之前,我的英文層度應該還停留在abcdefghijlkmnopqrstuvwxyz,還好,26個字我還背的出來,每個「單字」我都認識,但組合起來的單字除了Good Morning、Good bye、I love you大概就沒有。
現在長大了,想想小時候想法真的是「幼稚」,就這樣就放棄了自己應該要學習事物,就像常聽到的:「讀書是為了自己。」「為自己」這句話我到了17、18歲終於想通了,但有些東西已經失去,想去追求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算算,從國中開始到高中畢業,前後我已經差了人家六年的程度,而且在沒有基礎的前提下要學好英文真的不容易。買書自修,我自認沒有資質,買過「基礎」、「速成」、「一定」、「不必背」、「最強」…各系列的進修書,我真的認為那些說自己是自修學好英文的作者是天才。
多年後,我經營傳銷事業時認識了一群大學生,其中有一個女生小莉,她功課都是班上前五名,但就是英文不行,但他短期記憶超強,可以靠考前把考試內容中可以背的死背起來,我很好奇的問她,憑她的記憶力應該不可能討厭背單字這種對她來說「簡單」的事,以她的記憶力來學習英文應該是相當輕鬆的事,原因讓我心有戚戚,原因跟我一樣,她討厭那位英文老師。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不過還好,在我求學的階段裡,好老師多過不好的老師,面對當時的決定,現在只能嘆嘆氣,如果說這輩子到終老問我有沒有後悔的事,這絕對是我其中一件。我恨自己當時的笨。
Client/Server的個人電腦
科技在進步,但我看不到好處。有時我認真的在想,所有科技技術的進步只是為了「利潤」,就這樣,沒了。沒有利潤一切免談,也就是「商業化」,如果有一種科技能讓你變成「超人」或是最近的電影「鋼鐵人」,但全世界只有一套,這樣的技術是沒有前景的,縱然它是高高高科技。
目前電腦的世界又回到了x86與大型主機的世界了,怎麼說?
目前電腦CPU已經進步到多核心(Multi-Core),而且技術成熟,以目前電腦標準配備都是雙核系列,如果你有多一點money,那四核系列也不是問題。但我真的很好奇,一般User除了打3D電玩時,那個CPU的效能什麼時候會是在100%?目前作業系統(Vista)沒有來個2GB RAM來跑,根本就是自尋死路,就我看到,加到4GB RAM也沒了不起,但我還是那句話,那個RAM什麼時候的使用率才會到100%?
好啦,我不用那怎高的效能,所以廠商搞一個UMPC…之類,然後想出一個很棒的訴求:百美元的電腦。一台小小Monitor、小小KeyBoard的NoteBook出現了,本意是要給那些買不起電腦的人可以有另一個選擇,但實事好像也不是這樣。
不過,我在想,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 PC)已經到進步到不輸早期超級電腦的層度了,那是否可以來個回到早期Terminal的時代,每個人家中只要一台這種高檔一點的主機,然後每個人需要使用的人只要有無線Monitor+無線KeyBoard+無線Mouse(或是一個Touch Monitor),然連進主機就可以使用所有的軟硬體。
以目前的技術,我想這樣的夢想應該是不難實現,而且也不是沒有這樣的技術,但我想說的是,這樣的內容如果能夠實現在「一般家庭」那就太完美了。印象中好象是Sum還是IBM有提出「行動辦公室」這樣的概念,但我想的是類似早期大型主機時代,所有的Client都要Terminal到Server進行作業,所有的動作都是在Server完成,Client只是顯示結果。這很像Unix-Like中XWindow裡的XServer-XClient的運作,但我也沒看到有人把這樣能力發揮到百分百。
我的想法中,這樣的做法不但好處多多,也合乎目前最火熱的「節能減炭」的觀念。使用少數的PC為主,週邊只要是可以連線的設備,就可以連入作業,這樣不是很棒嗎!
目前電腦的世界又回到了x86與大型主機的世界了,怎麼說?
目前電腦CPU已經進步到多核心(Multi-Core),而且技術成熟,以目前電腦標準配備都是雙核系列,如果你有多一點money,那四核系列也不是問題。但我真的很好奇,一般User除了打3D電玩時,那個CPU的效能什麼時候會是在100%?目前作業系統(Vista)沒有來個2GB RAM來跑,根本就是自尋死路,就我看到,加到4GB RAM也沒了不起,但我還是那句話,那個RAM什麼時候的使用率才會到100%?
好啦,我不用那怎高的效能,所以廠商搞一個UMPC…之類,然後想出一個很棒的訴求:百美元的電腦。一台小小Monitor、小小KeyBoard的NoteBook出現了,本意是要給那些買不起電腦的人可以有另一個選擇,但實事好像也不是這樣。
不過,我在想,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 PC)已經到進步到不輸早期超級電腦的層度了,那是否可以來個回到早期Terminal的時代,每個人家中只要一台這種高檔一點的主機,然後每個人需要使用的人只要有無線Monitor+無線KeyBoard+無線Mouse(或是一個Touch Monitor),然連進主機就可以使用所有的軟硬體。
以目前的技術,我想這樣的夢想應該是不難實現,而且也不是沒有這樣的技術,但我想說的是,這樣的內容如果能夠實現在「一般家庭」那就太完美了。印象中好象是Sum還是IBM有提出「行動辦公室」這樣的概念,但我想的是類似早期大型主機時代,所有的Client都要Terminal到Server進行作業,所有的動作都是在Server完成,Client只是顯示結果。這很像Unix-Like中XWindow裡的XServer-XClient的運作,但我也沒看到有人把這樣能力發揮到百分百。
我的想法中,這樣的做法不但好處多多,也合乎目前最火熱的「節能減炭」的觀念。使用少數的PC為主,週邊只要是可以連線的設備,就可以連入作業,這樣不是很棒嗎!
無廢話SQL語法--SQL資料定義語言簡介
在我們學完SELECT語法、INSERT語法、UPDATE語法、DELETE語法、函數…之後,其實它們有一個正式的名稱叫「資料操作語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DML)」,簡言之,重點在「操作」兩個字,也就是說不管是SELECT、INSERT、UPDATE、DELETE就是注重資料表或資料欄位裡的資料操作。如果你有用心操作過之前的每一個例子,那你應該很清楚它們為什麼被歸類在「操作」這一項目中。
但我們在產生這些資料庫(Data Base)、資料表(Table)、資料欄位(Field)之前,它們又是怎麼產生的呢?想想我們剛開始介紹時,我請大家安裝北風資料庫時,只是打開一個*.sql的檔案,然後按一下「F5」就完成了整個資料庫、資料表、資料欄位及欄位內的資料,都在瞬間完成,這是怎麼辨到的?這時候必須依賴SQL語法中另一種語言的幫忙,我們稱它為「資料定義語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DLL)」,一樣,重點在「定義」兩個字,它要定義這些資料在資料庫中代表的義意。資料定義語言用來建立、改變或刪除一個資料庫物件。它只會影響資料庫物件的「結構」,不會加入、更新或刪除其中的資料。
[CREATE | ALTER | DROP] DATABASE
[CREATE | ALTER | DROP] TABLE
[CREATE | ALTER | DROP] VIEW
[CREATE | ALTER | DROP] PROCEDURE
[CREATE | ALTER | DROP] TRIGGER
[CREATE | ALTER | DROP] FUNCTION
[CREATE | ALTER | DROP] INDEX
資料定義語言的功能分為三大類,一、新增(CREATE);二、修改(ALTER);三、刪除(DROP),後面是你要作用的物件,例如你要新增一個名稱資料庫:CREATE DATABASE。
而「操作語言」與「定義語言」的使用時機與人員各有不同,我做了以下的歸納:
但我們在產生這些資料庫(Data Base)、資料表(Table)、資料欄位(Field)之前,它們又是怎麼產生的呢?想想我們剛開始介紹時,我請大家安裝北風資料庫時,只是打開一個*.sql的檔案,然後按一下「F5」就完成了整個資料庫、資料表、資料欄位及欄位內的資料,都在瞬間完成,這是怎麼辨到的?這時候必須依賴SQL語法中另一種語言的幫忙,我們稱它為「資料定義語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DLL)」,一樣,重點在「定義」兩個字,它要定義這些資料在資料庫中代表的義意。資料定義語言用來建立、改變或刪除一個資料庫物件。它只會影響資料庫物件的「結構」,不會加入、更新或刪除其中的資料。
[CREATE | ALTER | DROP] DATABASE
[CREATE | ALTER | DROP] TABLE
[CREATE | ALTER | DROP] VIEW
[CREATE | ALTER | DROP] PROCEDURE
[CREATE | ALTER | DROP] TRIGGER
[CREATE | ALTER | DROP] FUNCTION
[CREATE | ALTER | DROP] INDEX
資料定義語言的功能分為三大類,一、新增(CREATE);二、修改(ALTER);三、刪除(DROP),後面是你要作用的物件,例如你要新增一個名稱資料庫:CREATE DATABASE。
而「操作語言」與「定義語言」的使用時機與人員各有不同,我做了以下的歸納:
- User <--> Interface <--> DML <--> Data Base
使用者透過程式開發人員所撰寫的應用程式介面(Interface),然後透過DML語言來與資料庫做查詢、新增、更新、刪除資料等動作。
例如,我們在一網站註冊會員資料,你是透過註冊網頁(Interface)來填寫資料,然後按一下「送出」,而送出就是將你的資料與DML做結合,然後送到資料庫中去執行,然後產生成功或失敗的結果,然後再反應回來一個訊息給你。
- Manager <--> Interface <--> DML, DDL <--> Data Base
資料庫管理者當然也可以使用DML來進行資料相關的操作,但其實更重要的可以使用DDL來對資料庫進行結構新增、修改、刪除等動作,以進行資料庫管理及最佳化的工作。
接上例:管理者除了可以管理註冊會員資料外,事前還要先規劃好這些資料的內容,例如:要事先定義會員註冊資料表的欄位要有那些?各個欄位的資料型別為那些?各個欄位的長度是多少?那些是必填,那些是允許空白可不填寫?那些是主鍵?那些是外來鍵?有沒有限制條件?要不要做資料庫正規化?…(很多看不懂,沒關係後面會慢慢介紹)
也就是說,DDL的對象是「整個資料庫」規劃及異動,而DML是針對「資料庫中某個資料表」來作用。我之前有提過MySQL的管理軟體phpMyAdmin,如果你沒玩過,我建議花一點點時間玩一下,你會發現它可以把所有資料庫的管理工作完完全全的「網頁化」了,而這個phpMyAdmin就是那個管理者的Interface,我們使用的SSMSE也是。
註:如果你在Windows系統下要架設PHP與MySQL環境,我建議可以使用WampServer這一套軟體,安裝、設定、使用都相當方便。
註:資料庫正規化不是DDL的一部份,但資料庫正規化後的結果就是DDL所要執行的內容,這後面會解釋。
無廢話SQL語法--3.第一大將SELECT(1)
第一大將SELECT
為什麼SELECT是SQL語法的第一大將?SELECT的中文有「選擇、精選、上等、挑剔的」,使用在資料庫中可以這樣解釋,我們要對資料庫選擇些什麼?我們要對資料庫精選出什麼?我們要對資料庫挑剔些什麼?我們要對資料庫選出上上之選的什麼?也就是說你想從資料庫裡得到的資訊都必須經過細心思考,由SELECT來決定,或許我這樣說,如果你搞通了SELECT,你已經完成了學習SQL語法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精髓,這可是一點都不誇張。
資料庫的架構
我們以SSE中我們新增範例的Northwind來簡介一下資料庫的架構:

每個資料庫軟體中(如SSE)可以有多個以上的資料庫同時運作,可圖中有有四個系統資料庫及兩個我們新增的資料庫同時運作服務中,每個資料庫都有一個獨立資料庫檔案,資料庫檔案可以存放在不同的磁碟位置中,例如SSE預設資料庫檔案是存放在「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1\MSSQL\Data」路徑之中,而我們在進行各種資料庫動作時,第一件事就是要指定資料庫,也就是說,當你透過資料庫管理軟體(SSMSE或ADO.NET)來與資料庫軟體溝通時,你要先跟它說,我以下的SQL語法是針對那一個資料庫來進行動作。
我們整理一下:
資料庫軟體:也就是資料庫本身的軟體,如SQL Server、MySQL、Oracle…。
資料庫檔案:一個資料庫軟體內可以同時有「多個」資料庫同時運作,而每個資料庫都會對應到一個實體檔案,實體檔案存放這個資料庫內所有的資料,SSE對應的資料庫實體檔案檔名為「*.MDF」,例如Northwind.MDF,而實體檔案存放的位置,你可以使用系統預設,也可以自行決定。
資料庫:存取資料庫檔案的一個名稱,簡單的說,就是我們要存取*.MDF時的名稱,通常就是*.MDF的主檔名,如Northwind.MDF,那資料庫名稱為:Northwind。
我們在回到「物件總管」的圖片,你會發現在Northwind資料庫中還有其他的成員,每一個資料庫中最少會有兩個基本的資料成員,一個是「資料表(或資料表格, Table)」和「資料欄位(或資料行, Field)」。
資料表:你就想像成跟我們一般的表格一樣,每個表格必須有個名稱,一個資料庫中可以有多個資料表,所以為了辨別出你要對資料庫中的那個資料表做存入或取出動作,在資料庫中必須給每個資料表一個獨一無二的名稱。(SSE支援中文資料表名稱。)
資料欄位:一個資料表中,可以有多個資料欄位,每個資料欄位就是拿來存放資料的地方,你在建立資料欄位時必須定義這個資料欄位要存放什麼樣類型的資料。
例如物件總管圖片中,Products就是資料表名稱,而其中資料欄位有:ProductID、ProductName、…。
換成我們習慣看的表格,很像Excel的表格,就是這樣:
Products
[表1]
ProductID | ProductName |
1 | SQL Server |
2 | MySQL |
3 | Oracle |
第一筆資料是ProductID為1,ProductName為SQL Server,了解了以上資料庫相關架構後,我們就可以進入SELECT語法介紹。
SELECT語法基本格式
SELECT 欄位名稱
FROM 資料表名稱
WHERE 條件
就那怎簡單三行,這三行就是SELECT語法精華中的精華。
SELECT 欄位名稱:
SELECT就是決定你是要你要取出資料欄位有那些?一個資料表中有許多的欄位,但不一定要全部取出,你可以取出你需要的部份欄位即可。
FROM 資料表名稱:
望文生義,就是說你要從那個資料表中取出你需要的資料,資料表可以有1個以上來結合取出。
WHERE 條件
如果你要取出資料表中全部的資料,那就不必下WHERE,但如果只是要需取資料表中其中符合特定條件的資料,那就要使用WHERE來下過濾條件。
以表1為例,我想要找出所產品編號(ProductID)為1的資料:
SELECT *
FROM Products
WHERE ProductID = 1
如果我們使用白話來說就是:我要從資料表Products中取出全部的欄位,但我只要ProductID為1的那一筆資料就好。
註:「*」代表全部的欄位。
沒問題的話,接下來我們要使用實例來說明SELECT語法。
註:在SQL語法中我們對資料庫的基本動作有四個,SELECT是取出資料,INSERT是新增資料,UPDATE是更新資料,DELETE是刪除資料,而SELECT只是單純從資料庫中取出我們所需的資料,不會對資料庫中的資料做「異動」的動作,而所謂的「異動」簡單的說,就是會對資料庫中的資料產生改變,所以「新增、更新、刪除」這三種動作都是屬於異動型的語法。這在之後會介紹。
註:使用SQL相關語法時,規定是使用大寫英文字母,但為了我們在撰寫程式(如ASP.NET、PHP…)時的方便,使用大寫或小寫英文字母是無所謂。例:select、Select、update、Update…都可以。
註:基本上在撰寫程式時的SQL語法都單獨一行,例如:「 SELECT * FROM Products WHERE ProductID = 1」,有時sql語法太長(你後面就會看到),我們會使用類似在實例中的排版來增加程式的可讀性,這時你要注意程式的斷行連接字元(有程式語言要加連接字元,有些不用)。像是在ASP.NET要在程式最後使用「_」(底線)來連接下一行程式碼,類似下面的技巧:
sqltxt = "SELECT * _
FROM Products _
WHERE ProductID = 1"
這樣就可以解決SQL語法太長而造成可讀性低的問題,這很重要,有些「大型」系統中一個SELECT語法可能就有幾百行,如果你不一行一行排好,幾百行擠成一堆,你看的懂,那我只能說:高手!
無廢話SQL語法--2.簡介資料庫管理工具
我在前一篇環境準備有提到一張圖:
如果只是靠前端這些程式語言,然後透過SQL語法來對後端的RDBMS來做管理的動作,是非常不切實際且沒有效率。實作上是先使用一個管理工具來對RDBMS來進行架構上的管理的工作,再使用前端程式語言來進行新增、刪除、更新等動作。
你想想,我們前一篇匯入的例子,如果你是使用前端程式語言來進行匯入,那要寫多少行的程式,但透過管理工具,一個「F5」解決。還有,在後端(RDBMS),基本上如果沒有這些管理工具,你是看得到摸不到,它只是一個單純在背景運作的資料庫軟體。所以上面的圖再修改成:
前端:任何可以透過SQL語法與RDBMS溝通的程式語言。
資料庫管理工具:直接對RDBMS管理的工作,好處是圖形化工具,使用起來簡單易懂,SSE的管理工具是SSMSE,MySQL的管理工具是phpMyAdmin…等。當然也有Command-Line模式(命令模式),如果你功力深厚也無不可。
一般來說,每一家的RDBMS都會有專屬的管理工具,各位可以自行參考。
SSMSE簡介
連接到資料庫
重要的是「驗證」選項,有「Windows驗證」或「SQL Server驗證」,詳細的差異請參考「ASP.NET And SQL Server 2005 Express遠端連線的方法」,在本機選擇其中一種然後按「連接」。
新增查詢工作區
驗證通過後,就會與資料庫連接上,然後在最左邊的:物件總管--> 資料庫 --> Norhtwind --> 按滑鼠右鍵 --> 選擇:「新增查詢」
然後右邊會出現一個空白畫面,會自動命名為:「SQLQuery1.sql」,新增第二個查詢就命名為「SQLQuery2.sql」,那就是我們練習所有例子的工作區。
測試查詢
點選空白工作區,然後鍵入:SELECT * FROM Categories,然後可以按上方有個「
」或是直接按快速鍵「F5」,再下方就會出現查詢的結果視窗。
另外還有個小技術,如果你未來在輸入SQL語法時,那些Table、欄位懶的一個字一個字的鍵入,你可以展開資料庫中的資料表 --> 點開你要使用的資料表(例如dbo.Categories) --> 資料行,然後不管是Table或資料行,都可以直接使用滑鼠拉選到右邊的工作區中,工具會自動帶入表格名稱或欄位名稱,省時又方便。
如果到這裡沒有什麼問題,那怎我們在就正式進入SQL語法的世界,介紹SQL語法的第一大將:SELECT。
前端(ASP.NET) <--> SQL語法 <--> 後端(RDBMS)
如果只是靠前端這些程式語言,然後透過SQL語法來對後端的RDBMS來做管理的動作,是非常不切實際且沒有效率。實作上是先使用一個管理工具來對RDBMS來進行架構上的管理的工作,再使用前端程式語言來進行新增、刪除、更新等動作。
你想想,我們前一篇匯入的例子,如果你是使用前端程式語言來進行匯入,那要寫多少行的程式,但透過管理工具,一個「F5」解決。還有,在後端(RDBMS),基本上如果沒有這些管理工具,你是看得到摸不到,它只是一個單純在背景運作的資料庫軟體。所以上面的圖再修改成:
前端程式語言 <--> SQL語法 <--> 後端RDBMS <--> SQL語法 <--> 資料庫管理工具
前端:任何可以透過SQL語法與RDBMS溝通的程式語言。
資料庫管理工具:直接對RDBMS管理的工作,好處是圖形化工具,使用起來簡單易懂,SSE的管理工具是SSMSE,MySQL的管理工具是phpMyAdmin…等。當然也有Command-Line模式(命令模式),如果你功力深厚也無不可。
一般來說,每一家的RDBMS都會有專屬的管理工具,各位可以自行參考。
SSMSE簡介
連接到資料庫
- 開始 --> 所有程式 -->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Express --> 出現:「連接到伺服器」

新增查詢工作區
驗證通過後,就會與資料庫連接上,然後在最左邊的:物件總管--> 資料庫 --> Norhtwind --> 按滑鼠右鍵 --> 選擇:「新增查詢」

測試查詢
點選空白工作區,然後鍵入:SELECT * FROM Categories,然後可以按上方有個「

另外還有個小技術,如果你未來在輸入SQL語法時,那些Table、欄位懶的一個字一個字的鍵入,你可以展開資料庫中的資料表 --> 點開你要使用的資料表(例如dbo.Categories) --> 資料行,然後不管是Table或資料行,都可以直接使用滑鼠拉選到右邊的工作區中,工具會自動帶入表格名稱或欄位名稱,省時又方便。
如果到這裡沒有什麼問題,那怎我們在就正式進入SQL語法的世界,介紹SQL語法的第一大將:SELECT。
訂閱:
文章 (Atom)